-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血蜴的功效与作用
去年清明回山里老家,翻到爷爷当年采药的竹篓,最底层还压着个油纸包——打开时,那股子带着腥气的土香突然撞进鼻子,我眼眶一下子就热了。这是爷爷生前最宝贝的“血蜴干”,他总说“这是山里给苦命人的救命宝”,可我小时候总嫌它模样吓人,直到后来亲眼见它救了邻居阿婆的命,才懂这其貌不扬的小玩意儿,到底藏着多大的学问。要说血蜴的功效与作用,还得从那把油纸包说起。
一、血蜴的“真面目”:从山野到药匣的基础认知
(一)长在石缝里的“小红虫”,到底是啥?
我小时候总把血蜴叫成“小红蛇”,其实它是种长得像蜥蜴却更小的爬行动物,成年的也就拇指长,脊背红得像浸过血,肚皮却泛着青灰,爪子上还沾着山岩的碎渣。爷爷说它们专挑背阴的崖壁石缝住,白天缩在石头缝里打盹,晚上才出来吃些小虫子。我跟着他采药时见过几回,拿竹夹夹起来时,这小东西会“吱”地叫一声,尾巴还会断一截——爷爷说这是“舍尾保命”,断尾过些天又能长出来,倒像它们天生带着股子“韧劲儿”。
要论血蜴的“身份”,在咱们这儿的老医书里早有记载,《山民本草》里写它“性温,味咸,归肝经”,老百姓更爱叫它“石血子”,因为从前山民摔破了腿、砍伤了手,没条件找大夫,就用晒干的血蜴磨成粉敷伤口,血止得快,疤也长得平。现在想想,这哪是“小红虫”,分明是山里人代代传下来的“活药箱”。
(二)从土法子到实验室:老宝贝的新证据
前两年我陪中医馆的王大夫回山里收药材,他特意带了台小显微镜。我们把血蜴干泡软,刮了点粉末放镜头下——王大夫指着屏幕说:“你看这些菱形结晶,是天然的凝血成分;还有这些油滴状的物质,初步测过有抗炎活性。”原来爷爷当年说的“止血快、不发炎”,不是瞎琢磨,是血蜴身子里真有门道。
后来查资料才知道,现代研究测过血蜴的成分,里面含着类肝素样物质、氨基酸和微量元素,尤其是锌元素含量比普通草药高不少——锌可是促进伤口愈合的关键。有回跟省中医院的张教授聊天,他说他们做过动物实验,给小鼠划道口子,敷血蜴粉的那组,结痂时间比用普通纱布的早两天,炎症反应也轻很多。你说有意思不?老辈人嘴里的“土办法”,倒让科学给说圆了。
二、血蜴的“十八般武艺”:从外伤到内调的实用功效
(一)止血生肌:山里人的“随身创可贴”
最让我记一辈子的,是邻居阿婆的事。那年她上山砍柴火,斧子滑了,手腕划开道深口子,血“呼呼”往外冒。爷爷听见喊,拎着药篓就冲过去,从怀里掏出个小瓷瓶——里面装的就是血蜴粉。他先拿山泉水冲了冲伤口,撒上粉,再用干净布裹紧,嘴里念叨:“别怕,这血蜴专管收血,一会儿就停。”果然,五分钟不到,布上的血渍就没再扩大。后来拆线时,阿婆的伤口长得平平整整,几乎没留疤,她拉着爷爷的手说:“要没这宝贝,我这条胳膊怕得废喽。”
其实不止外伤,我小时候流鼻血止不住,爷爷也会用血蜴粉。他拿棉球蘸点粉塞鼻孔,说这东西“引血归经”,比单纯堵着管用。现在想想,大概是血蜴里的凝血成分能快速激活血小板,加上它性温,不会像冰块冷敷那样让血管收缩太厉害,反而更温和。
(二)活血散瘀:老寒腿的“热乎药”
爷爷有双老寒腿,一到阴雨天就疼得走不动。可他从来不用药店买的膏药,偏要自己熬“血蜴膏”——把血蜴干跟艾叶、红花一起磨碎,加黄酒调稠,敷在膝盖上。我问他为啥,他说:“血蜴这东西,既能止血又能活血,像把小扫帚,把腿里的瘀血块扫开,寒气就没处藏了。”
去年冬天我膝盖受凉,试着用了回爷爷的法子。敷上半小时,膝盖就开始发烫,第二天虽然还有点酸,但没之前那种“针扎”的疼了。后来查资料才知道,血蜴里的活性成分能扩张毛细血管,促进血液循环,加上黄酒的辛散,确实能把局部的瘀血化开。你要是家里有老人关节疼,不妨试试这老法子,不过得先咨询大夫,毕竟每个人体质不一样。
(三)抗炎镇痛:比止痛药更“温柔”的选择
前年我做了个小手术,伤口愈合时总痒得睡不着。妈妈从老家寄来包血蜴粉,说爷爷生前交代过,术后用这个“养伤口”。我试着用温水调了敷在疤上,奇怪,原本像有蚂蚁爬的痒劲儿,慢慢就没了。问过中医朋友才知道,血蜴里的抗炎成分能抑制伤口处的炎症因子,不像止痛药那样直接麻痹神经,而是从根源上减少“痒”和“疼”的刺激。
还有回跟村里的李婶聊天,她说自家孙子小时候长口疮,疼得不肯吃饭,她就把血蜴粉用蜂蜜调了抹在溃疡处,第二天孩子就能喝稀粥了。你看,这小东西从外伤到黏膜损伤都能管,怪不得爷爷总说“血蜴是个‘多面手’”。
三、血蜴的“使用讲究”:老辈人传下的“安全经”
(一)采晒有节气,用错变“毒药”
爷爷常说:“血蜴是药不是草,采错时候要坏事儿。”原来血蜴得在立秋后采,这时候它们刚吃完一夏的虫子,身子里的药效最足;要是春天采,它们刚熬过冬天,瘦得只剩层皮,药效差不说,还可能带寒气。晒的时候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