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团体标准
T/CNAS52─2025
腹腔内压力经膀胱间接测量技术
Indirectmeasurementtechniqueofintra-abdominalpressurethroughbladder
2025-10-14发布2026-01-01实施
中华护理学会发布
T/CNAS52-2025
I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本文件由中华护理学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天津市泰达医院、北京协和医院、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北京医院、山东省立医院、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中南大学湘雅护理学院、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天津市北辰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深圳医院、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山西医科大学第三临床医院、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新疆医科大学第六附属医院、吉林大学第一医院、空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夏欣华、孙红、吴晓英、关欣、杨丽娟、庄一渝、李乐之、赵庆华、杜斌、田永明、高明榕、王莹、燕朋波、余萌、孙艳玲、王宇霞、张岚、冯道夫、田丽、陈韵芳、陈娜、武文静、黄丽燕、黄海燕、朱艳萍、熊杰、李洁琼、董正惠、高岚、蒋玮、李雅楠、张紫君、郭庆凤。
T/CNAS52-2025
1
腹腔内压力经膀胱间接测量技术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腹腔内压力经膀胱间接测量技术的基本要求、测量方法、测量时机、操作要点。
本文件适用于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的注册护士。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WS/T313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
WS/T509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规范
T/CNAS36-2023中心静脉压测量技术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腹腔内压力intra-abdominalpressure
腹腔密闭腔隙内稳定状态的压力,主要由腹腔内脏器静水压产生,简称腹内压。
3.2
电子法测量electricalpressuretransducersystem
加压袋、冲洗液、压力传感器连接符合要求的三腔或双腔气囊导尿管,将导管开口处的压力信号经压力传感器转换成电信号,在监护仪上显示腹内压波形和数值的方法。
3.3
尿动力监控仪法测量urodynamicmonitoringmethod
压力传感器嵌入导管连接符合要求的三腔或双腔气囊导尿管,保持测压管路的密闭性,经尿液自然充盈和排泄产生的压力,在仪器上显示腹内压的波形、数值及压力等级的方法。
3.4
水柱法测量watermanometer
输液装置直接连接三腔或双腔气囊导尿管,或通过三通将输液装置、测压管与三腔或双腔气囊导尿管相连,开放大气压使输液管或测压管液面下降,待水柱液面稳定后,用标尺测量零点与液面间垂直距离显示腹内压数值的方法。
T/CNAS52-2025
2
4缩略语
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
IAP:腹腔内压力(intra-abdominalpressure)
5基本要求
5.1应遵医嘱测量IAP。
5.2应符合WS/T313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
5.3应遵循无菌技术操作原则。
5.4应在患者处于平静状态时测量,松解腹带,出现烦躁、抽搐、咳嗽、排便等时不宜测量IAP。
5.5.测量时应暂停膀胱、负压封闭管腔、胸腔、腹腔冲洗。
5.6测量时应协助患者取仰卧位,每次测量应取相同体位。
5.7电子法与水柱法测量前,应协助患者排空膀胱,保持管路通畅并无气泡。
6测量方法
6.1宜选择电子法测量。
6.2持续监测应选择尿动力监控仪法测量。
6.3不具备电子法、尿动力监控仪法测量所需仪器、设备时,可选择水柱法测量。
7测量时机
7.1IAP<12mmHg时,宜每8h测量。
7.212mmHg≤IAP<20mmHg时,应每4h测量。
7.3IAP≥20mmHg时,应每2h测量。
7.4出现新的器官功能障碍/衰竭时,应每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十八护理核心制度.doc VIP
- Unit3OurcultureourtresaureReading课件高中英语牛津译林版(2020)选修第三册3.pptx
- JJF(京)159-2025 水质在线电导率仪校准规范.pdf VIP
- GZ104 跨境电子商务赛题第5套-2024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双数年拟设赛项赛题.pdf VIP
- 新22J10 无障碍设计.docx VIP
- 杨志人物介绍水浒传.pptx VIP
- 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顾宜第四章课后答案.pptx VIP
- GZ104 跨境电子商务赛题第6套-2024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双数年拟设赛项赛题.pdf VIP
- 《PDCA管理循环培训》课件.ppt VIP
- DGTJ08-2206-2024 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应用标准(人防工程).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