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买卖中合同诈骗防范.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房屋买卖中合同诈骗防范

一、开篇:买房路上的”暗礁”——为何要警惕合同诈骗?

最近和一位刚经历购房纠纷的朋友聊天,他红着眼眶说:“攒了十年的首付,签完合同才发现房主是假的,现在钱要不回来,房也住不进。”这句话像根针,扎得人心疼。房屋买卖对普通家庭而言,往往是倾其所有的重大决策,少则几十万、多则上百万的资金流动,稍有不慎就可能陷入”钱房两空”的境地。而合同诈骗作为其中最常见的”暗礁”,正以越来越隐蔽的方式侵害着购房者权益——从伪造房产证的”假房主”,到”一房多卖”的”连环骗”,再到利用阴阳合同套取差价的”黑中介”,这些套路就像潜伏在交易链条中的”陷阱”,稍有疏忽便会让购房者多年积蓄付诸东流。

二、常见合同诈骗手段:揭开”套路”的真面目

要防范诈骗,首先得认清骗子的”工具箱”。在多年的法律实践中,我接触过形形色色的房屋买卖诈骗案例,总结出以下几类最典型的作案手法,每一种都可能让购房者防不胜防。

(一)“李鬼”房主:无权处分下的身份伪装

去年处理过一个案例:张女士通过中介看中一套”房主”王某的房子,王某出示了房产证、身份证,中介也信誓旦旦说”没问题”。张女士付了30万定金后,真正的房主陈先生找上门,说房产证是伪造的,王某只是租客。这种”假房主”诈骗的核心,是利用购房者对产权信息的不了解,通过伪造证件、冒充产权人实施诈骗。骗子通常有三种伪装方式:一是租客冒充房主(如上述案例),二是亲属伪造授权书(比如声称父母委托卖房但无真实授权),三是直接伪造房产证(通过PS或假证贩子制作)。

这类诈骗的关键漏洞在于购房者未核实产权真实性。很多人觉得”中介都查过了”就万事大吉,却不知有些黑中介和骗子是”一条绳上的蚂蚱”。我曾见过更离谱的:骗子用一张PS的房产证,连房号都和实际不符,购房者却因急着买房没去不动产登记中心核验,最终吃了大亏。

(二)“分身术”:一房多卖的资金套取

“一房多卖”是最典型的合同诈骗类型。骗子往往选择产权清晰、价格低于市场价的房源,同时与多个购房者签订合同,收取定金或首付款后携款潜逃。记得有个案例中,房主李某欠了高利贷,把同一套房子先后卖给了5个买家,每个买家都付了20-30万不等的定金,等第一个买家发现无法过户时,李某早已失联,5个家庭的血汗钱就这样打了水漂。

这种诈骗的”高明”之处在于利用了购房者的”捡漏”心理。很多人看到”低于市场价20%“的房源就心动,急于签约付款,却忽略了一个基本常识:正常房主不会急着亏本卖房。骗子正是抓住这种”贪小便宜”的心理,用低价做诱饵,再通过拖延过户、找借口推托等方式掩盖真相,直到收够钱就消失。

(三)“障眼法”:阴阳合同与隐藏债务

阴阳合同原本是为了避税,但在诈骗中却成了套取差价的工具。比如中介或房主会和购房者签一份”明合同”(低价)用于备案,再签一份”暗合同”(高价)要求购房者额外付款,差额部分被私吞。更恶劣的是,有些房子本身存在抵押、查封等隐藏债务,房主为了快速变现,故意隐瞒这些信息,等购房者付了钱才发现房子被法院查封,无法过户。

我接触过一个案例:购房者王大爷买了套二手房,签合同时房主说”房子没贷款”,结果过户时发现房子有100万抵押未解除。原来房主欠了网贷,用房子做了抵押,为了骗钱故意隐瞒。王大爷的首付被用来还了部分贷款,但剩下的债务仍未解决,房子还是过不了户,气得老人住进了医院。

(四)“空手套”:虚构房源的网络诈骗

随着线上购房平台兴起,虚构房源的诈骗也越来越多。骗子在平台发布”精装修、低首付”的虚假房源,吸引购房者联系,然后以”定金”、“看房费”、“诚意金”等名义收取费用,收到钱后立即拉黑。这种诈骗成本低、范围广,尤其针对外地购房者或年轻人,他们对本地房源不熟,容易被”图片+甜言蜜语”迷惑。

有个刚毕业的小姑娘跟我说,她在某平台看到一套”月租1500的精装小两居”,联系”房东”后,对方说”人在外地,先交5000定金留房”。小姑娘想着”便宜不等人”,转了钱,结果对方消失,房子根本不存在。这种诈骗的关键就是利用了年轻人”怕错过”的心理,用低价房源制造紧迫感。

三、全流程防范:从签约前到履约中的”避坑指南”

知道了骗子的套路,接下来要学的是如何见招拆招。房屋买卖是个系统工程,防范诈骗需要贯穿”签约前-签约时-履约中”三个阶段,每个环节都要像”侦探”一样仔细核查。

(一)签约前:把好”信息核查关”,让骗子无处遁形

查产权:最核心的”验真”步骤

无论中介怎么保证,购房者都要自己去不动产登记中心(或通过当地政务平台)查询房源的产权信息。这一步能查到房子的所有权人、是否有抵押、查封、共有权人等关键信息。举个例子,如果查到房主是”张三”,但和你签约的是”李四”,那就要警惕是否有真实授权;如果查到房子有抵押,必须要求房主先解押再交易,否则过户风险极大。

我常跟客户说:“房产证可以伪造,但不动产登记

文档评论(0)

甜甜微笑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计算机二级持证人

好好学习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5年09月06日上传了计算机二级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