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五年(2021-2025)高考真题分类汇编
PAGE
PAGE1
专题14语言文字运用(简答题组)
年份
卷别
试题简析
题材
考点
2025
没有考查
没有考查
没有考查
2024
新高考Ⅰ卷
科普文:睡眠
正确运用修辞、仿写句子、正确运用成语、辨析修改病句、情境补写
新高考Ⅱ卷
写景散文
句式变换、标点符号作用、语言表达效果
全国甲卷
应用文
概括信息、语言表达准确简明
2023
新高考Ⅰ卷
科普文:记忆力
情境补写、正确使用词语、辨析修改病句
《活着》节选
语言表达效果、标点符号作用、
新高考Ⅱ卷
传统文化:皮影戏
恒正确使用成语、语言表达效果
全国乙卷
社会热点:拖延
情境补写、语言表达准确简明
2022
新高考Ⅰ卷
名人故事:栾恩杰
正确使用成语、句式变换、语言表达效果
新高考Ⅱ卷
社会热点:空中课堂
正确使用成语、辨析修改病句
抒情散文
语言表达效果
全国乙卷
抒情散文
正确使用成语、语言表达效果
科普文:眼中风
情境补写、分析得名缘由、辨析修改病句
浙江卷
传统文化:曲艺“包袱儿”
情境补写
科普文:地理标志
下定义、图文转换
2021
新高考Ⅱ卷
传统文化:中国画
情境补写、句式变换
全国甲卷
科普文:新疆棉
情境补写、语言表达效果
全国乙卷
科普文:水果
情境补写、压缩语段、
浙江卷
社会热点:微纪录片
压缩语段、筛选概括信息
命题趋势
2025年,语言文字运用没有以简答题组出现,但是2024年简答题组是重头戏,2024新高考Ⅰ卷的语言表达的5道题,全是简答题,这体现了考点轮动和创新的特点。
由此,不可否认,简答题组已逐渐成为语言文字运用题的主流考查形式。选材新颖多样,考点并不固定,高频考点有情境补写、辨析修改病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语言表达效果、标点符号等。
一、(2024·新高考Ⅰ卷·高考真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当你觉得劳累而懒得说话,情绪、胃口不佳且脑子不转时,往往是身体在提醒你:“电量已经触底,需要立即充电。”常用的充电方式,包括合理睡眠、适度运动、调整饮食等多种,其中睡眠最为重要。①如果睡眠不足和睡眠过度都会加重人的疲惫感,②引发多种疾病,③所以,④通过睡眠如何快速让自己精力充沛,⑤才是问题的关键。
睡眠时长是保证身体正常运转的必要条件。至于每天要睡多久才能保证身体健康,相信喜爱健康科普节目的人,都已经耳熟能详了。实际上,我们所需的睡眠时长是A的,有人不睡够9个小时难以清醒,有人睡上4个小时就能活力满满;有人睡了很长时间仍然精神萎靡,有人只要打个盹儿就能B。因此,能够保证自己心情舒畅、精神饱满的睡眠时长,就是最适合自己的睡眠时长。
睡眠不足会导致疲劳无法缓解而残留下来,长此以往,疲劳会像负债一样逐渐累积并且利上滚利,掏空你的“家底”,进而引发多种疾病。(甲)也很简单:在节假日睡到自然醒,记下你的睡眠时长,然后减去工作日的睡眠时长,如果多出2个小时以上,即说明你正处于“睡眠负债”的状态,需要及时补充调整。但另一方面,一次性补充过多的睡眠,又会扰乱人体生物钟,使你的睡眠质量大打折扣,同时引发新的疲劳。所以对于“睡眠负债”,要采取“分期偿还”的方式求得解决。其实,(乙)。如果质量不佳,睡眠时间再长也难以恢复疲劳。而提高睡眠质量的方法有很多种,如在固定时间起床,以调整身体节律;在睡眠前洗热水澡,以尽量放松身心。只有睡得够,睡得好,坚持不懈,才能从“感觉身心疲惫”成功转化成“感觉棒极了”。
18.文中第一段用“电”比喻人的精力体力,使用了借喻的修辞手法。请以“云”为本体写一个句子。要求:语意完整,使用借喻;借喻贴切,表达流畅。
19.请在文中画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20.文中第一段标序号的部分有两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
21.请在文中括号内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22.文中画波浪线的“恢复疲劳”,有人说不合逻辑,有人说可以使用。你的看法是什么?请简要说明理由。
【答案】18.天空中那一团团棉花糖,洁白、柔软,让人忍不住想要咬上一口。
19.A因人而异;B精神抖擞。
20.①句修改为:睡眠不足或睡眠过度都会加重人的疲惫感(如果睡眠不足或睡眠过度那么都会加重人的疲惫感);④句修改为:如何通过睡眠快速让自己精力充沛。
21.(甲)判断自己是否处于“睡眠负债”状态;(乙)睡眠质量也是消除疲劳的重要因素。
22.示例1:可以使用。“恢复”应理解为使动用法,“恢复疲劳”是强调通过睡眠等方式使疲劳的状态得到缓解和消除,恢复到不疲劳的状态,从这个角度理解是符合逻辑的。(如果认为不合逻辑,可从“恢复”一词的常见语义角度说明,言之成理也可)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21-2025)五年高考物理真题分类汇编(全国)专题02 相互作用(解析版).docx
- (2021-2025)五年高考物理真题分类汇编(全国)专题02 相互作用(原卷版).docx
- (2021-2025)五年高考物理真题分类汇编(全国)专题03 运动和力的关系(解析版).docx
- (2021-2025)五年高考物理真题分类汇编(全国)专题03 运动和力的关系(原卷版).docx
- (2021-2025)五年高考物理真题分类汇编(全国)专题04 曲线运动(解析版).docx
- (2021-2025)五年高考物理真题分类汇编(全国)专题04 曲线运动(原卷版).docx
- (2021-2025)五年高考物理真题分类汇编(全国)专题05 万有引力与宇宙航行(原卷版).docx
- (2021-2025)五年高考物理真题分类汇编(全国)专题06 功和能(解析版).docx
- (2021-2025)五年高考物理真题分类汇编(全国)专题07 动量(解析版).docx
- (2021-2025)五年高考物理真题分类汇编(全国)专题07 动量(原卷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