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黄角兰花有什么作用
一、药用价值
黄角兰花(学名黄兰,属木兰科含笑属植物)的药用应用可追溯至传统中医体系,其花、叶、根等部位均含有效成分,主要通过挥发油、黄酮类化合物等发挥作用。
1、传统药用实践
花部是主要药用部位,传统用法多取新鲜或干燥花朵。民间常用方法为取5-10克干花,加清水煎煮15-20分钟,滤取药汁后温服,用于缓解咳嗽、胸闷等症状。部分地区将鲜花捣泥外敷,对蚊虫叮咬引起的皮肤红肿有一定舒缓效果。据地方草药文献记载,其性辛、温,归肺、脾经,认为有行气解郁、化痰止咳的功效。
2、现代成分研究
通过气相色谱分析发现,黄角兰花挥发油含量约0.5%-1%,主要成分包括芳樟醇(占比约30%-40%)、乙酸苄酯(约20%-25%)等,这些成分具有抗炎、抗菌活性。实验数据显示,其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等常见致病菌的抑制率可达60%-70%(培养皿抑菌圈直径约12-15毫米)。叶片中检测到的黄酮类物质(如槲皮素)则被证实有抗氧化作用,能清除约40%-50%的DPPH自由基(一种常用抗氧化能力检测指标)。
3、使用注意事项
需特别说明的是,黄角兰花药用需区分个体体质。体质偏热者(表现为易上火、口干舌燥)长期服用可能加重症状;孕妇及哺乳期女性应避免内服,因挥发油成分可能刺激子宫收缩。建议在中医师指导下使用,单次用量不超过15克,连续使用不超过7天。
二、观赏应用
黄角兰花因花型典雅、香气清幽,是南方地区常见的观赏植物,在园林景观和家居装饰中应用广泛。
1、园林景观配置
作为常绿乔木,黄角兰株高可达10-15米,适合作为庭院主景树或道路绿化树种。其花期集中在5-9月,单朵花可持续开放3-5天,盛花期时满树金黄,香气可扩散至周边10-15米范围。在搭配设计中,常与桂花、茶花等香花植物组合,形成多层次香氛景观;或与常绿灌木(如红叶石楠)搭配,通过叶色对比增强视觉效果。需注意种植环境需满足:年平均温度15℃以上,冬季最低温不低于-5℃,土壤pH值5.5-6.5(微酸性),避免种植在低洼积水处。
2、家居装饰用途
小型盆栽黄角兰(株高50-80厘米)适合摆放在客厅、阳台等光线充足处。需注意室内养护要点:每日至少3小时散射光,夏季避免正午强光直射;空气湿度保持60%-70%(干燥季节可向叶片喷水);浇水遵循“见干见湿”原则,即表层土壤干燥2-3厘米时再浇水,每次浇透至盆底渗水。鲜花可剪下插入浅口玻璃瓶,搭配少量绿叶(如尤加利叶),置于卧室可改善睡眠环境,但需注意夜间移出卧室(避免香气过浓影响呼吸)。
三、香料开发价值
黄角兰花的香气成分复杂且协调性好,是天然香料的优质原料,在日化产品中应用潜力大。
1、精油提取与应用
工业上多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精油,100公斤鲜花可提取约0.3-0.5公斤精油。其精油香气特征为甜润的花香气,带轻微木质感,与白兰花精油相比更具温暖感。在调香中常作为“头香”(前调)成分,用于配制高档香水(添加比例约3%-5%)、香薰蜡烛(与蜂蜡按1:100混合)等产品。实验对比显示,添加黄角兰精油的香薰产品,消费者对“香气自然度”的评分比普通香薰高20%-30%(10分制评分)。
2、香氛衍生品开发
除精油外,鲜花可制成干花包用于衣柜、抽屉除臭。制作方法为:取半开鲜花平铺在阴凉通风处,自然阴干7-10天(避免暴晒导致变色),装入棉麻布袋(每袋50-80克),可维持香气2-3个月。部分地区将鲜花与糯米混合研磨,制成香粉,用于传统香包填充,兼具驱虫(对螨虫驱避率约60%)和增香效果。
四、生态功能
黄角兰作为乡土树种,在生态修复和环境改善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1、空气净化能力
相关研究显示,其叶片表面有密集的绒毛结构(每平方毫米约200-300根),可吸附空气中的颗粒物(PM2.5吸附量约0.8-1.2毫克/平方米叶面积)。同时,植株通过光合作用,每平方米叶面积每小时可吸收约15-20毫克二氧化碳,释放10-15毫克氧气。在工业污染区(如水泥厂周边)种植,3年后监测数据显示,区域内PM2.5浓度下降约15%-20%。
2、水土保持作用
其根系发达,主根可深入地下2-3米,侧根横向延伸范围达冠幅的1.5倍(冠幅5米时侧根延伸约7.5米),能有效固定表层土壤。在坡度20°-30°的山地种植,可使水土流失量减少40%-50%(对比裸露坡地)。同时,掉落的叶片分解后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每年每平方米可积累约0.5-0.8公斤腐殖质),改善土壤结构。
需强调的是,黄角兰虽有多种应用价值,但其生长对环境要求较高,北方地区露天种植需采取冬季保温措施(如包裹树干、覆盖地膜),盆栽则建议冬季移入室内(温度保持5℃以上)。在开发利用时,应注意资源保护,避免过度采摘鲜花影响植株生长(单株年采花量建议不超过总花量的60%)。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