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预防医学知识点总结.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一生产性毒物和职业中毒

1毒物:是指较小剂量即可导致机体急性或慢性病理变化,甚至危及生命的化学物质。

2生产性毒物:是指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或使用的毒物。

3职业中毒:由生产性毒物引起的中毒称职业中毒。

4毒物进入人体的途径:(1)呼吸道(重要)(2)皮肤不经肝脏转化和解毒;中毒的危险大

(3)消化道经肝脏转化和解毒;中毒的危险小

5影响毒物作用的原因:(1)化学构造(2)物理特性

(3)毒物剂量:绝对致死剂量LC100(LD100)半数致死剂量LC50(LD50)

(毒性参数)最低致死剂量MLC(MLD)最大耐受剂量LC0(LD0)

(4)毒物的联合作用:相加作用相乘作用拮抗作用(5)个体差异

二1慢性铅中毒:

1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外周神经系统)重要体现为神经衰弱、外周神经炎,严重者可出现中毒性脑病

2消化系统:(1)消化系统功能紊乱(2)腹绞痛(3)铅线口中金属味,食欲不振、恶心,腹胀、腹部隐痛,腹泻或便秘,严重者腹绞痛

3血液和造血系统:(1)贫血(2)异常红细胞增多

4肾脏损害

2急性铅中毒:多为消化道吸取引起,比慢性中毒病情进展快,并且严重

(1)胃肠道症状恶心、呕吐、腹绞痛

(2)少数出现中毒性脑病

3诊断原则(职业性)职业史:诊断前提

生产环境的劳动调查

因床症状、体征和试验室检查(血、尿、头发)

驱铅诊断:对象,有亲密铅接触史,有临床体现,但尿铅不高的人。

诊断原则(非职业性)接触史:至关重要

症状和体征:小朋友重要的一种体现:神经行为的亚临床体现

试验室检查:血铅,是最有效的检查指标

4治疗原则:(1)趋铅治疗金属络合剂:依地酸二钠钙(首选)、*基解毒剂

(2)对症治疗(3)一般治疗

三汞中毒的临床体现

急性汞中毒:(1)类似于上呼吸道感染的症状;(2)口腔炎;(3)胃肠道症状;(4)化学性肺炎;(5)肾损伤;(6)汞毒性皮炎

慢性汞中毒:(较常见)

(1)以兴奋为主的神经精神系统症状①神经衰弱综合症②植物神经功能紊乱

③神经症状----易兴奋症

(2)汞毒性震颤开始时是全身肌无力、肌肉疼痛、痉挛,随之出现细小、无规律、不对称的三颤-------手指、舌尖及眼睑。深入发展至腕部、上下肢,最终可出现全身震颤,体现为粗大、故意向性。震颤、步态失调、动作缓慢等症候群,类似帕金森病

(3)汞毒性口腔炎①汞线:位于齿龈周围,由蓝黑色小点构成。仅出目前某些空腔卫生不良的工人中;汞线只能阐明是共吸取,并非是汞中毒。

②口腔炎:流涎、口腔腥味臭、牙齿红肿,松动

③其他,少数患者可有肾脏损害

四慢性苯中毒的临床体现(1)神经系统:神经衰弱综合症

(2)造血系统①最早,最常见为持续性白细胞计数下降。(重要是中性粒细胞减少,但中性粒细胞内中毒颗粒增多)

②随即血小板计数下降。皮下及粘膜不平行的出血倾向。

③中度中毒者红细胞计数下降。

④晚期全面细胞减少(红细胞、白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网织红细胞等),致再生障碍性贫血贫血、白血病。

苯所致白血病以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为多见

五窒息性气体

1单纯性窒息性气体:如氮气、甲烷、二氧化碳等,自身毒性很低或是惰性气体,假如空气中浓度很高,使空气中氧分压减少,导致肺内氧分压减少,随之动脉血氧分压减少,引起机体缺氧窒息。

2化学性窒息气体:如一氧化碳、硫化氢、氰化氢等,进入机体后,使血液的运氧能力和组织运用氧的能力发生障碍,导致组织缺氧,引起“细胞内窒息”。

3窒息性气体的毒作用特点

(1)重要致病环节均是可引起机体缺氧;

(2)脑对缺氧极为敏感,持续缺氧可发展为脑水肿。故治疗除进行有效的解毒之外,关键是脑缺氧治疗和脑水肿的防止及处理。

(3)有效的戒毒治疗,必需针对窒息性气体的中毒机制和中毒条件。而不一样的窒息性气体有不一样德中毒机制和条件。

(4)慢性中毒缺乏确证,有人认为所谓慢性中毒只是反复急性轻度中毒的成果。

六职业中毒的防止

(1)消除和控制生产环境中的毒物

采用无毒或低毒物质替代有毒物质;

改革工艺过程及生产设备,生产过程尽量机械化、自动化、密闭化;

厂房建设和生产过程的合理设置;

通风排毒。

(2)合理使用个人防护用品

(3)加强健康教育,做好卫生保健工作

加强卫生宣传教育,普及职业卫生防护知识;

定期检查职业卫生开展状况,检测生产环境毒物浓度;

做好健康监护工作。

(4)消除和控制环境污染,使其排出量低于国标

(5)加强毒物安全保护工作,防止意外伤害

七1生产性粉尘:在生产过程中产生,并能较长时间漂浮在空气中的固体微粒

2尘肺:在生产过程中长期吸入粉尘而发生的以肺组织纤维化为主的疾病

3粉尘的分类(按性质):

无机粉

文档评论(0)

知识改变命运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爱好打球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