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八年级《孟子三章》注释及练习题
《孟子三章》注释与练习:为八年级学子解惑与提升
《孟子》一书,乃儒家经典,其文气势磅礴,论辩犀利,思想深邃,对后世影响深远。八年级所学之“三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富贵不能淫》、《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更是集中体现了孟子的政治主张、人格操守与处世智慧。本文旨在提供详尽注释与精当练习,助力同学们深入理解文本内涵,提升文言文阅读与赏析能力。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原文呈现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重点注释
1.天时:指有利于作战的时令、气候等自然条件。
2.地利:指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如高城深池、险要地形等。
3.人和:指人心所向,内部团结,得到众人的支持和拥护。
4.三里之城,七里之郭:内城方圆三里,外城方圆七里。城,内城。郭,外城。
5.环:围。
6.池:护城河。
7.兵革:泛指武器装备。兵,兵器。革,皮革制成的甲、胄、盾之类。
8.坚利:坚固锋利。
9.米粟:指粮食。
10.委而去之:弃城而逃。委,放弃。去,离开。
11.域民不以封疆之界:使人民定居下来(而不迁到别的地方去),不能靠划定的边疆的界限。域,这里用作动词,是限制的意思。以,凭借,依靠。
12.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固,使巩固。
13.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震慑天下不能靠武力的强大。威,震慑。
14.得道者:实施“仁政”的君主。道,指儒家推崇的“仁政”“王道”。
15.寡助之至:帮助他的人少到了极点。至,极点。
16.亲戚畔之:内外亲属都背叛他。亲戚,内外亲属,包括父系亲属和母系亲属。畔,同“叛”,背叛。
17.顺:归顺,服从。
18.君子:这里指能行“仁政”的君主,即上文所说的“得道者”。
主旨感悟
本章通过论述“天时”“地利”“人和”在战争中的作用,层层递进,最终得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核心观点。孟子将“人和”置于最高地位,强调人心向背是决定战争胜负和国家兴衰的关键。这一思想不仅适用于古代战争,更揭示了治国安邦的普遍规律:统治者只有施行仁政,关爱百姓,才能赢得民心,从而得到天下人的拥护与支持。
巩固练习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环而攻之而不胜()
*池非不深也()
*委而去之()()
*亲戚畔之()
2.翻译下列句子。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3.“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中的“道”指的是什么?结合现实生活,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4.本文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请结合具体内容分析。
《富贵不能淫》
原文呈现
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重点注释
1.景春:与孟子同时代的人,纵横家的信徒。
2.公孙衍、张仪:都是战国时期著名的纵横家。公孙衍,号犀首,魏国人;张仪,魏国人,主张“连横”。
3.诚:真正,确实。
4.大丈夫:指有大志、有作为、有气节的男子。
5.熄:指战争停息,天下太平。
6.焉:怎么,哪里。
7.丈夫之冠(guàn)也,父命之:男子举行加冠礼的时候,父亲给予训导。冠,古代男子二十岁行加冠礼,表示成年。命,教导、训诲。
8.往之女家:到了你丈夫家里。女,同“汝”,你。
9.戒:谨慎。
10.夫子:这里指丈夫。
11.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把顺从当作准则的,是妇女之道。正,准则,标准。妾妇,泛指妇女。
12.居天下之广居:住进天下最宽广的住宅——“仁”。广居,指“仁”。
13.立天下之正位:站在天下最正确的位置——“礼”。正位,指“礼”。
14.行天下之大道:走着天下最光明的大道——“义”。大道,指“义”。
15.得志,与民由之:能实现志向,就与百姓一同遵循正道而行。由,遵循。
16.独行其道:独自走自己的道路。
17.淫:惑乱,迷惑。这里是使动用法,使……迷惑。
18.移:改变,动摇。这里是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