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
广东省2025-2026学年度下学期普通高中高一高二期
末考试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43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
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促织》与《变形记》在故事整体设定上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两篇作品都叙述
了变形故事:一个是人变成了蟋蟀,一个则是人变成了甲虫。借助于这种变形手
法,在貌似荒诞的叙述背后,作品表达出对社会重压下人的命运的思考,即对人
与物之间的异化关系或者人的异化的思考,从而具有了深刻的批判性。
《促织》写的是一个在外力残酷压迫之下的小人物“离魂”的人间惨剧。人原是
万物之灵,蟋蟀本是捕捉来给人当小玩意的,但在《促织》中,一切都被倒转过
来──人成了一只可怜虫,而“蟋蟀”倒像在玩弄着人的命运,成了成名一家生
死、吉凶、福祸的主宰。作者表面上写小小的蟋蟀,实际上则是把封建统治阶级
的层层官员和处在社会底层、身受好几层压迫的老百姓,自上而下地串联起来,
淋漓尽致地表现了专制制度对人性的摧残。
如果说蒲松龄只是无意识地涉及异化的问题,那么卡夫卡则是有意识地以表现主
义的艺术手法,深刻表现了现代资本主义普遍的人的异化现象。人在一夜间变成
了甲虫,从生理现象看,是反常的、虚妄的、荒诞的;而从社会现象上讲,又是
正常的、可能的、现实的。在资本主义社会,人一旦失去谋生的能力、谋生的手
段、谋生的资本、谋生的机会,就无异于变成一只甲虫。格里高尔发觉自己变成
甲虫后,那一串焦急的心理活动正反映了他一年到头过的都是那种惴惴不安、灰
黯屈辱的日子。这也就是资本主义社会中“非人的生活”。
《促织》思考问题的向度首先指向社会,而《变形记》则主要是对个人命运的关
注。不同的思考向度,体现出中西方两种文化的不同影响。我们知道,中国社会
是建构在一个个家庭的基础上的,家庭是社会的最小单位。在这样的社会格局中,
个人的所有生存目的、生存价值指向的都是家庭和社会。在中国人的心目中,群
体的利益(更多的时候就是家庭)高于一切,所以衣锦还乡、光宗耀祖就成了很
多中国人的追求。而西方社会结构的最小单位是个人,或者说是依附于团体的个
人。因此,强调个人的权利,对个人的关注,就成了西方社会鲜明的特点。因着
文化的不同,中西方在思考问题时就会表现出相应的差异性。中国人总是将人置
于特定的社会环境下来观照,并进而思考人的命运;而西方人则习惯于以自我的
眼光去审视社会,从而思考人的命运。《促织》与《变形记》所体现出的不同的
思考向度正是这样一种具体的表现。
正是基于不同的思考向度,虽同样是运用变形的手法,但《促织》与《变形记》
中人物变形的动因截然不同。在《促织》中,成名的儿子变为促织,是为了挽救
整个家庭行将遭遇的灭顶之灾。换句话说,也就是个体是为着群体而牺牲的,这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旧唐书·魏征列传》
在某种层面上反映了中国人潜意识深处隐藏着的所谓忠孝,体现了专制社会里一
个又一个的群体(即家庭)的悲哀。而《变形记》中格里高尔的变形,则是在资
本主义社会里,个体在难以承受的社会压榨下走向自我崩溃。虽然这一变形不可
能不影响到家庭,但更多地体现出的却是社会重压下一个又一个个体的悲哀。
(摘编自韩玺吾《促织与变形记:荒诞的背后》)
材料二:
社交媒体作为互联网的新生力量,凭借信息海量、传播及时、交互性和娱乐性强
等特点俘获了大量受众。人们在享受其带来的诸多便利时,也面临着被异化的威
胁。社交媒体对人的异化,就是指人们沉溺于社交媒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公路养护安全作业考试题库及答案.pdf VIP
- 供应商月评分表单.doc VIP
- 2023年山西应用科技学院教师招聘考试笔试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2025年中级保洁员(四级)《理论知识》考试真题(题后附答案及解析).pdf VIP
- 2023-2024学年四川省成都市成华区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语文试卷含详解.docx VIP
- 烟花爆竹-压药与造粒安全操作规程.docx VIP
- 军队文职考试2022年军队文职《公共科目》真题及解析回忆版.pdf VIP
- 2022年通用技术1_技术试验及其方法.pptx VIP
- 2021年军队文职公共科目真题(含详细答案解析).pdf VIP
- WS∕T 229-2024 尿液理学、化学和有形成分检验.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