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与孩子的成长》作者引言.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教育,特别是早教,有两个基本内容。一个叫作“点燃孩子内心的火焰”,即培养孩子的信心和对世界的好奇心,进而刺激其对学习的兴趣,使之在一生的奋斗中有更大的主动性,这就是所谓“以孩子为中心”的启发式教育。另一个则叫作“给内心的火焰加柴”。孩子为了兴趣主动读书当然好,但是,孩子毕竟是孩子,注意力时段很短,不愿意经受漫长、枯燥的训练,面对挫折容易灰心甚至放弃。而人类所有伟大的成就,都是以一系列的挫折和坚韧不拔的意志为基本条件的。孩子内心的火焰即使点燃了,烧一会儿往往也会灭掉。只有不断地加柴,那火焰才能持续地燃烧,一块粗糙的矿石才能百炼成金。所以,如何延长孩子的注意力时段,培养其耐心和克服困难的能力,是每个家长和老师的重要责任。

在教育中保持这两个内容的平衡并不容易。

美国的教育非常强调第一个内容,对孩子以启发和鼓励为主,千方百计地要保持孩子的信心和兴趣。孩子首先要有个幸福的童年,不能给他们过大的压力。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不要让孩子们互相之间比来比去。这种教育的成就有目共睹,确实值得中国的家长和老师学习。我们教育在美国土生土长的女儿,也从来都是采取“以孩子为中心”的策略。

可惜,孩子毕竟要面对成人的世界,他们可以对自己充满信心,但是,如果真碰到比自己出色的人怎么办?职场的竞争就是要比,而且总有被别人比下去的可能。孩子可以从兴趣出发来学习,但是,我们每个人的一生中,不都是要拿出许多精力和时间去对付一些自己并无兴趣的事情吗?即使在自己充满了兴趣的事业中,难道我们不都是经历过挫折和乏味的阶段吗?难道我们不都是犯过许多错误、经受过许多失败的吗?回避自己不喜欢却非常必要的工作,没有对付挫折、失败的能力,没有克服困难,敢与人竞争,乃至忍受痛苦和乏味的品格,我们能够成功吗?

中国式的教育,则强调第二个内容。特别是2010年耶鲁法学院的美籍华裔教授蔡美儿出版了《虎母战歌》一书,使所谓的“中国式教育”轰动全球。这种教育方式,强调的是纪律、苦干、训练量,遵循的是中国古老的“民间智慧”:“不吃苦中苦,难为人上人”,“不打不成才”。你不能说这种方法全无道理。事实上,《虎母战歌》的热销,就是建立在美国亚裔子弟优异的学术表现的基础之上。看看乔丹怎么练球,看看牛顿怎么用功。你要成就这样的大业,难道不应该付出这样的努力吗?

但是,你能找得到一个不喜欢篮球的乔丹、一个讨厌物理的牛顿吗?更为重要的是,对孩子加强“管教”的一个后果,是孩子最终很难超过管教者。从小听惯了管教者的话的孩子,一旦面临着管教者也不懂的事情,就会不知所措。在当今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过分听大人的话的孩子很难干出大事业。如果你希望孩子比自己成功,就应该努力刺激其内心的想象力。当家长的都要承认,如果孩子真有出息的话,他的未来就很可能超越了家长的预设范围。比尔·盖茨的一生要是被他父亲设计,肯定不会有今天的比尔·盖茨。家长以自己的有限知识来为孩子规划未来,很可能反而限制了孩子的前途。

最近几年,我写了几本关于教育的书。其中一本是《一岁就上常青藤》,强调把婴儿的第一声啼哭当作和孩子沟通的机会。教育,就是在父母和孩子的平等对话中展开的。这种对话,从一开始就如同常青藤中的“讨论班”,是自由的、平等的、开放的、启发式的。另一本书,叫《天才是训练出来的》,强调奋斗对于成功的意义:在任何领域要想达到一流,必须经过一万个小时的训练,必须有坚韧不拔的意志,必须能够经受得住挫折和失败。世上本无所谓天才。我们认定的那些天才真正的过人之处,主要在于他们敢冒我们不敢冒的险,能够承受我们所难以承受的痛苦,在困境中不断改变自己……这些论述使有些读者得出结论:我是在主张虎母式的教育。

其实,我两者都不是。我13岁的女儿在美国土生土长。首先,她是个“不用管”的孩子。她可以决定自己要做什么。我对她的教育重点,不是怎么听话,而是怎么不听话。我要告诉她父母经常犯错误,她也可以经常纠正父母的错误。她一生成就的事业恐怕比父母要大得多。所以父母没有能力对她指手画脚。大事情要逐渐学会自己拿主意,需要帮助时再找父母商量。其次,她是个喜欢上学、回家可以持续做四五个小时功课的孩子。老师说她喜欢小题大做:一页的作文会写上八页,为一个读书报告会像个小学者那样进行研究,乃至参考一些大学生的书籍。如果我不管她,她会没完没了地这么干下去,到了废寝忘食的境地。她肯吃苦,在游泳队里把许多同龄的男孩击败。她也是个很自律的孩子,不吃垃圾食品,零花钱全存起来,同学们的iPod已经换了好几个,她则从来没有让父母买过,不在同伴的压力下攀比,似乎对消费没有什么兴趣。第三,她对生活充满了热情,无论走到哪里,嘴里总是有歌声,见到空旷的地方就即兴跳起芭蕾,每时每刻都洋溢着幸福感。当然,最为重要的是她立志要用自己的一生创造“有永恒价值的东西”,只是还不知道这个东西

文档评论(0)

jy6112jyh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文库文档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