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走进定南客家古城的前世今生
从历史走来,古城镌刻着客家文化的隽永基因;以当下为题,古城正书写着古今碰撞的“诗和远方”新答卷;向未来出发,历经岁月涤荡的古城,将不断上演文化传承与产业共荣的新故事。
刚刚过去的“五一”长假,定南客家古城景区累计接待游客10.26万人次,延续了去年底开业以来的火爆态势,成为定南文旅发展的示范性标杆性项目。
客家古城景区位于定南县老城镇老城村,与广东省和平县仅一山之隔。老城村为定南古县城所在地,始建于明隆庆三年(1569),距今已有450多年历史。古城完整保留了古代县城的格局、规制和功能,对研究客家文化和明代县城规划有重要的历史价值。
一座古县城,半部客家史。在赣粤边界的崇山峻岭间,拂去历史的尘埃,这座拥有450多年历史的客家古城,为何能“活”在当下并焕发新的生机?
历史文化润古城
来到客家古城,映入眼帘的是一座古朴大气的古城门——迎阳门,像这样的古城门在古城有3座,且均保存完好。古城历史与这些城门有着千丝万缕关系。推开城门,古城的“前世”神秘面纱缓缓揭开。
明正德十三年(1518),南赣巡抚王阳明率兵平定了赣粤边界长达40余年的匪患,并奏请朝廷设立了广东省和平县,在赣南粤北地区强化统治、推行教化。
到了明嘉靖年间,当地盗贼再起,为彻底解决匪患问题,朝廷痛下决心剿匪,历时数年苦战,终于平息匪乱,于明隆庆三年(1569)割周边三县地设新县。因“扼江广咽喉……岭表之长治久安实赖其地”,取安定南方之意而命名定南县,又因此地遍植莲花,故又名莲塘城。
为汲取之前匪患扰袭的教训,莲塘城建设了1460米长固若金汤的城墙军事建筑,并在城内三个方位设了东门迎阳、南门丰阜、西门宝成三座城门。同时,古城内九街五巷纵横分布,街道路面取南门河里的卵石铺就,大部分民居也是就地取土添加桐油石灰做成三合土夯墙而建。
从1569年到1927年,莲塘城建城后的358年间,古城先后经历了169任主政官员,如走马灯似的平均2.11年就换一任。城南巽塔的风水传说、城内为数众多的宗教场所、城墙保卫下遍布炮楼枪眼的围屋、高寨岗上的钟楼残垣,成为那个动荡年代的见证。
1927年,一场“姓氏械斗”致使县衙被火烧,最终使得县城外迁,莲塘城从此结束了其最初的历史使命。从此,莲塘城变为老城村,成为自然村。
穿过历史烟云,莲塘古城如今以另一种方式“活”了下来,并融进了不少新的时代元素。
古城内,清代进士钟一诚手书的“锄经种字”匾依然镶嵌在门楣,嵌入厚厚城墙里的“敬惜字纸”炉,县衙门口竖立的戒石,“像赣州府文庙一样气派”的孔庙……它们就是一个个会“说话”的文物,向人们讲述着客家古城的点滴过往。
活态保护赋新城
游览明代古街巷、品尝客家美食、观赏客家非遗民俗表演……“五一”假期,游客们穿梭于古城中各具特色的景点打卡,不亦乐乎。
从历史长河中走来,客家古城就像一颗遗落尘埃的明珠,散发着历史文化的光芒,却“藏在深闺人未识”,直至到2019年,其所在地老城村列入第五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客家古城面临新时代的发展抉择。2021年,定南县以明代客家县城为依托,全力打造文旅综合体客家古城。
如何让客家古城保护和利用相得益彰?定南始终坚持活态保护的原则。
“活”在修旧如旧的传承。修缮古城门、古庙、古塔、古井、古街、古民居等,重建县衙、城墙、关帝庙、钟楼、文昌阁等古建筑,基本保留了古城九街五巷布局,较好地恢复了古城历史面貌。
“活”在与时俱进的融合。对项目内原有民居及文物进行保护性修缮,结合定南瑞狮、赣南采茶戏等非遗,丰富了美食街、文创街、国风剧场、衙门酒吧、“湾区后街”等业态,常态性开展文创设计、表演传习等活动,把传统村落风貌和现代元素结合起来,实现传统文化的时代传承。
古城的“活”还在于见人见物见生活,处处可见升腾起的人间烟火味。
今年50岁的廖建东,从小在古城长大,景区未建之前他在这里开了9年豆腐坊。因为豆腐做得好,景区建设之时就把他的豆腐坊规划在内,没有让他搬迁出景区。“没想过自己的家会变成景区,更没想到以前做菜吃的豆腐,如今会变成旅游美食。”廖建东说。
游客来了,豆腐坊也不能只卖豆腐了。每天为游客提供豆腐花、豆浆、白豆腐、干炸豆腐、酒豆腐等美食,感兴趣的还可以到后面的院子里体验做豆腐。“五一”假期,廖建东的豆腐坊每天营业额都有近4000元。
如今,在客家古城,像廖建东这样吃上旅游饭的古城人不在少数,他们原本是外出务工或在村里务农的村民。据统计,老城村村民在古城景区就业创业的有125人,他们有的经营客家特色小吃,有的在景区务工上班,有的则为景区提供各类农产品。
从古色古香的古城古迹,到富有客家特色的民俗及美食,再到客家人栖居的生活场景,客家古城被外界贴上了客家世界现存唯一一座“活着的古县城”的标签。
客家文旅享名城
“看到了熟悉的客家建筑,品尝了赣南客家小吃,还体验了非遗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CNAS-CC02_2013《产品、过程和服务认证机构要求》(2019-2-20第二次修订清稿).pdf VIP
- JJF1376-2012箱式电阻炉校准规范.pdf VIP
-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解决实际问题例5》名师教学设计.doc VIP
- SCR脱硝催化剂体积及反应器尺寸计算表.xlsx VIP
- 房地产市场的数字化转型.pptx VIP
- 妇联换届宣讲培训.pptx VIP
- 穴位埋线疗法治疗失眠的临床观察及效果评价.pptx VIP
- iSecure Center综合安防管理平台 安装部署手册 V1.7.0(1).pdf VIP
- 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思维导图新版、曲线汇总.pdf VIP
- 动火作业专项培训.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