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七年级语文文言文复习资料
文言文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也是初中语文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七年级的同学而言,文言文的入门与积累,不仅关系到当前的学业,更是为未来更深层次的文化浸润打下坚实基础。本资料旨在梳理七年级文言文学习的重点与难点,提供实用的复习方法与知识点归纳,助力同学们高效复习,巩固所学。
一、文言文复习总纲:明确目标,有的放矢
文言文复习,首要在于明确目标。我们不仅要识记重点字词的含义与用法,理解句子的意思,更要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旨情感,体会古人的智慧与情怀。因此,复习时应紧扣课本,以课内篇目为核心,辐射相关的文言知识与文化常识。
核心原则:
1.回归课本,夯实基础:所有考点均源于课本,务必将课内文言文烂熟于心,包括字词、句式、翻译及篇章理解。
2.梳理归纳,构建体系:对零散的文言知识进行分类整理,如通假字、古今异义词、一词多义、词类活用、特殊句式等,形成知识网络。
3.联系语境,灵活运用:文言字词的含义往往随语境变化,复习时要结合具体语境理解,切忌死记硬背。
4.诵读品味,体会语感:多读多背,培养文言文的语感,有助于更好地理解文意和把握节奏。
二、重点文言知识梳理与归纳
(一)通假字
通假字是文言文中常见的现象,即“通用、借代”,用读音相同或相近的字代替本字。复习时需重点掌握课内出现的通假字及其本字和含义。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十二章)“说”通“悦”,愉快。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论语》十二章)“有”通“又”,用于整数和零数之间。
*尊君在不?(《陈太丘与友期行》)“不”通“否”,表疑问。
*其人舍然大喜。(《杞人忧天》)“舍”通“释”,解除、消除。
(二)古今异义词
古今异义词是指字形相同但意义和用法与现代汉语有区别的词。复习时要特别注意其古义。
*与儿女讲论文义。(《咏雪》)
*儿女:古义,子女,这里泛指小辈,包括侄儿侄女;今义,儿子和女儿。
*太丘舍去。(《陈太丘与友期行》)
*去:古义,离开;今义,从所在地到别的地方。
*下车引之。(《陈太丘与友期行》)
*引:古义,拉,牵拉;今义,引导。
*禽兽之变诈几何哉?(《狼》)
*几何:古义,多少;今义,数学的一个分支。
*身亡所寄。(《杞人忧天》)
*亡:古义,无,没有;今义,死亡。
(三)一词多义
文言文中,一个词往往有多个含义,需根据具体语境判断。以下列举一些常见重点词语:
*之
*学而时习之(代词,代指学过的知识)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代词,代指学问和事业)
*友人惭,下车引之(代词,代指元方)
*禽兽之变诈几何哉(结构助词,的)
*久之,目似瞑(音节助词,无实义)
*以
*可以为师矣(介词,凭借)
*投以骨(介词,把)
*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连词,来)
*而
*学而时习之(连词,表顺承,然后)
*人不知而不愠(连词,表转折,却)
*温故而知新(连词,表递进,进而)
*相委而去(连词,表顺承,就)
*后狼止而前狼又至(连词,表转折,可是)
*其
*恐前后受其敌(代词,它们的,指狼)
*一狼洞其中(代词,指柴草堆)
*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代词,指屠户)
*其一犬坐于前(代词,其中的)
(四)词类活用
词类活用是指某些词临时改变其基本语法功能去充当其它词类或基本功能未改变而用法比较特殊的现象。
*名词作动词
*恐前后受其敌(敌:攻击)
*一狼洞其中(洞:挖洞)
*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隧:从通道)
*狼不敢前(前:上前)
*名词作状语
*其一犬坐于前(犬:像狗一样)
*苫蔽成丘(苫蔽:用柴草覆盖、遮蔽)
*动词作名词
*传不习乎(传:老师传授的知识)
*使动用法
*闻之于宋君(闻:使……听到)
(五)特殊句式
掌握常见的特殊句式,有助于准确理解句意。
1.判断句
*……也。例:陈胜者,阳城人也。(《陈涉世家》,七年级可能未学,但模式重要)
*……者也。例: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模式)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模式)
*(七年级典型)“贤哉,回也!”(“也”表判断语气)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也”表判断语气)
2.被动句
*(七年级典型)“闻之于宋君”(“于”表被动,被宋君听到)
3.倒装句
*宾语前置:例:“何陋之有?”(有何陋)
*状语后置:例:“非得一人于井中也。”(非得于井中一人也)
*主谓倒装:例:“贤哉,回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精神 信仰 力量 情感动——走进新时代课件 - 2024—2025学年湘艺版(2024)初中音乐七年级上册.pptx VIP
- 水务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doc VIP
- 油气作业安全操作.pptx VIP
- 煤矿防突细则培训课件.pptx VIP
- 风电机组电气元件讲解(原版).ppt VIP
- 2023年秋江苏开放大学大学英语(B)(2)过程性考核作业3(无作文).pdf VIP
- 《给动画添加背景》优教课件.ppt VIP
- 2024沪教版初中英语单词表汇总(七~九年级)中考复习必背 .pdf VIP
- 最新2024版《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规范大典》 .pdf VIP
- 人工智能设计伦理智慧树知到答案2024年浙江大学.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