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案例分析一
小李和小吴是华東地区某大學热能工程专业班的學生,并為同班同學。两人從大學毕业後一起進入华新企业担任技术员并签订了為期三年的劳動协议,协议期為12月1曰至11月31曰,其中前6個月為试用期。1月,华新企业出资选送小李和小吴前去英国的工程企业進行项目培训,以期回国後两人能成為技术骨干参与企业即将上馬的项目技术革新。出国培训前,企业与两人签订了一份培训协议,并约定:企业出资對两人進行為期3個月的专业技术培训,在培训結束後受训對象為企业服务5年,否则赔偿违约金25萬元/人。小李在英国受训期间认识了X企业的技术總监James,小李即应James的邀請去X企业中国区工作,為此,小李于2月中断了培训并立即回国向华新企业提出辞职,华新企业认為小李尚未完毕培训因此同意了小李的辞职规定
11月,小吴与华新企业签订的劳動协议期限届满,企业人力资源部门因此阶段正忙于另一批新员工的培训工作直至2月才规定小吴续签劳動协议。不料,小吴下六個月已開始与小李、James接触,并于1月中旬起開始参与X企业的项目。因此,小吴则不愿再与华新企业续约而规定终止劳動协议。小吴认為,虽然他与华新企业签订的培训协议效力低于劳動协议,現劳動协议期限届满,培训协议也就不再有效。华新企业遂向當地劳動争议仲裁委员會提出仲裁申請,并规定小吴支付违约金。
問題:1.劳動争议仲裁委员會与否會支持华新企业的主张?為何?
2.此案例給現代劳動关系管理者哪些启示?
案例分析一参照答案
本案例的争议焦點在于劳動协议到期後培训服务期协议的效力以及针對原劳動协议的处理。
培训服务期协议的效力与劳動协议的效力不存在高下关系,也不存在主從关系,劳動协议期满,并不會影响到培训协议的效力。
劳動协议到期,但培训协议仍然有效,在双方没有特殊约定的前提下,根据我国《劳動协议法实行条例》第17条的规定,约定的服务期尚未到期,劳動协议应當续延至服务期满,對此,本案例中华新企业人力资源部门不必与小吴另行签订劳動协议。
11月小吴与华新企业的劳動协议虽已經期满,但培训服务期尚未届满,此時劳動协议期限应已续延至。在此期间小吴如违约离职华新企业可规定小吴支付违约金。因此,劳動仲裁委员应支持华新企业的主张。
此案例給我們如下启示:
用人單位對员工做出资培训或者有服务期、违约金约定的,不适宜同步与员工约定试用期。否则,劳動者在试用期内将享有协议的任意解除权而不需承担赔偿违约金的责任。
用人單位与劳動者签订服务期协议,當服务期协议与劳動协议约定的期限不一致的,视為對原劳動协议期限的变更,只要变更後的内容不与法律相冲突,就是合法有效的。
案例分析二
职工张某、石某于6月与上海A外贸企业签订了為期五年的劳動协议,约定工作岗位均為贸易专人,重要负责對俄罗斯的贸易往来。同步,张某、石某又与A贸易企业签订了保密协议。其中第八公约定:“如乙方(劳動者)無论以何种原因终止或解除与甲方(用人單位)的劳動协议关系,自离职之曰起三年内均不得到其他与甲方(用人單位)有竞争性的企业工作或為其他与甲方(用人單位)有竞争性企业提供与本职业有关的征询性、服务性服务,并须在离职之曰起三年内承担本协议规定的义务及承诺。”
8月31曰A外贸企业向张某送达《有关解除劳動协议的告知》,以不能胜任現任岗位工作為由与张某解除劳動协议。9月1曰,张某与企业办理完毕工作交接手续後离职。1月A外贸企业管理层在一家网站上发現無锡某經贸发展有限企业出現了与A外贸企业相似客户的照片及文字信息,其商业模式、商业计划也与A外贸企业雷同,而這些在A贸易企业管理层看来属于我司的商业秘密,A外贸企业經调查认定是這张某所為,遂向當地劳動争议仲裁委员會提出申诉。A外贸企业称,目前张某所任职的無锡某經贸发展有限企业与A外贸企业的业务相似,給A外贸企业导致了一定的业务损失。因此认為张某违反双方签订的保密协议,泄露我司的商业秘密
問題:1.劳動争议仲裁委员會与否应支持A外贸企业的诉求?為何?
2.石某与否可以规定解除与A外贸企业所签订的保密协议?為何?
案例分析二参照答案
一.這是一起因竞业限制引起的劳動争议案件,不過,A外贸企业的诉求不应得到劳動争议仲裁委员會的支持。理由如下:
原劳動部《有关企业职工流動若干問題的告知》第二条规定:用人單位可规定掌握商业秘密的职工在终止或解除劳動协议後的一定期限内不得到生产同类产品或經营同类业务且有竞争关系的其他用人單位任职,也不得自已生产与原單位有竞争关系的同类产品或經营同类业务,但用人單位应當予以该职工一定数额的經济赔偿。
本案中A外贸企业在维护自已权益的同步,忽视了应尽义务,在与劳動者就竞业限制做出
了约定後并未履行支付經济赔偿金的义务,因此该竞业限制协议违反了权利义务對等的原
则,對當事人张某不具有约束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