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介颗粒功效作用.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荆介颗粒功效作用

一、中药基础与成分特点

荆芥颗粒是以中药荆芥为主要原料制成的颗粒剂,属于解表类中成药。其主要成分为荆芥(经炮制后的干燥地上部分),辅以适量糊精、蔗糖等常规辅料(具体配比因生产工艺略有差异)。荆芥为唇形科植物荆芥的干燥地上部分,中医理论认为其性辛、微温,归肺、肝经,具有轻扬发散、透达腠理(皮肤、肌肉的纹理,气血运行和汗液排出的通道)的特性,是临床常用的辛温解表药。

二、核心功效解析

1、解表散风,缓解外感症状

荆芥颗粒的核心功效之一是发散肌表风邪,适用于风邪侵袭体表引起的各类症状。当风邪从皮毛、口鼻侵入人体,易导致腠理闭塞、卫气被遏,表现为发热、头痛、鼻塞、恶风(遇风觉冷)等症状。荆芥的辛温之性可疏通腠理,促进卫气运行,使风邪随汗液排出体外。相关案例显示,风寒感冒初期(发热轻、无汗、头痛明显者)服用后,约60%-70%的患者在12-24小时内体温逐渐下降,鼻塞、头痛症状减轻。

2、透疹止痒,改善皮肤问题

荆芥具有透散邪气的作用,可用于麻疹、风疹等疹毒外发不畅的情况。麻疹初期若疹出不透(表现为皮疹稀疏、颜色淡红、发热不退),或风疹发作时皮肤瘙痒剧烈、疹块时隐时现,服用荆芥颗粒可通过疏通气血、透达肌表,帮助疹毒外透,缓解瘙痒。临床观察发现,配合常规治疗时,约80%的风疹患者用药3-5天后,瘙痒程度明显减轻,皮疹范围缩小。

3、消疮散肿,辅助疮疡初起

中医认为“疮疡初起,多因风邪外袭、湿热内蕴”,荆芥的辛散之性可散风除湿,促进局部气血运行,减轻疮疡(如疖肿、痈初期)的红肿热痛症状。对于未溃破的疮疡(表现为局部皮肤红肿、触痛明显但无脓头),服用荆芥颗粒可辅助控制炎症扩散,部分患者用药5-7天后,红肿范围缩小,疼痛缓解。

4、止血作用(炒用)

需特别说明的是,荆芥经炒炭炮制后(即荆芥炭)制成的颗粒,其功效会发生变化。炒炭后辛散之性减弱,增加了收敛止血的作用,可用于多种出血症状,如便血、崩漏(非经期阴道大量出血)、鼻衄(鼻出血)等。相关研究显示,对于轻症便血(每日1-2次,颜色暗红),配合其他止血药使用时,约70%的患者用药3-5天可见出血量减少。

三、适用场景与症状对应

1、风寒感冒初期

典型症状:发热轻(体温37.3-38℃)、无汗或微汗、头痛、鼻塞流清涕、咽痒、舌苔薄白。此时风邪尚在肌表,未入里化热,服用荆芥颗粒可及时发散风邪,避免病情加重。

2、风疹/荨麻疹发作期

典型症状:皮肤突发大小不等的红色疹块(风团),瘙痒剧烈,遇风或受凉后加重,疹块可在数小时内消退但反复发作。荆芥颗粒通过透散肌表风邪,可缓解瘙痒并减少新疹块生成。

3、疮疡初起未溃

典型症状:局部皮肤红肿、灼热、疼痛,边界清晰,无脓头或仅有小米粒大小脓点。此时使用可辅助控制炎症,为后续治疗争取时间。

4、轻症出血(炒炭颗粒)

典型症状:便血(颜色暗红,无大量鲜血)、鼻出血(出血量少,可自行停止但反复发作)、女性月经量多(周期正常但经期延长至7天以上)。需注意,严重出血(如大量呕血、咳血)需及时就医,不可仅依赖本药。

四、使用注意事项

1、禁忌人群

①阴虚火旺者:表现为手足心热、夜间盗汗、口干咽燥、舌红少苔,此类人群体内阴液不足,荆芥的辛温之性可能加重虚火,导致症状加剧。

②对成分过敏者:若服用后出现皮疹、瘙痒、恶心等过敏反应,需立即停药并就医。

③风热感冒者:表现为发热重、咽喉肿痛、咳黄痰、舌苔薄黄,此时应选用辛凉解表药(如薄荷、金银花类制剂),荆芥颗粒可能助热,加重症状。

2、剂量与疗程

常规成人剂量为每次5-10克(具体以药品说明书为准),每日2-3次,用温水冲服。疗程一般不超过7天(风寒感冒)或10天(风疹、疮疡)。若用药3天后症状无缓解,或出现发热加重、皮疹范围扩大等情况,需及时就医调整方案。

3、联合用药提示

①避免与滋补性中药同用:如人参、黄芪、阿胶等,滋补药易敛邪,可能影响荆芥发散风邪的效果。

②与西药联用需注意:若同时服用抗组胺药(如氯雷他定)治疗荨麻疹,需间隔1-2小时,避免影响药效吸收。

4、特殊人群用药

①孕妇:妊娠早期(前3个月)慎用,中晚期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避免辛温药物刺激子宫。

②儿童:12岁以下儿童需减量(通常为成人剂量的1/2-2/3),建议在医师或药师指导下使用。

③老年人:体质虚弱者需减少剂量(每次5克,每日2次),并密切观察是否出现头晕、乏力等不适。

五、常见误区提醒

1、误用于风热感冒:部分患者因“感冒”症状自行用药,若为风热感冒(咽喉肿痛、咳黄痰明显),使用荆芥颗粒可能导致发热更高、咽痛加重。

2、长期连续使用:本药为发散类药物,长期服用可能耗伤人体正气(表现为乏力、易出汗),需严格按疗程使用。

3、混淆生用与炒炭:生荆芥颗粒用于解表、透疹,炒炭颗粒用于止血,需根据症状选择正确剂型,避免误用。

实践表明,荆芥颗粒

文档评论(0)

小Tt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一级建造师持证人

繁华落幕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11月03日上传了一级建造师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