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数学暑假课(人教A版必修第二册+选择性必修第一册)第04讲利用几何法解决空间角和距离19种常见考法归类(原卷版+解析).pdfVIP

高二数学暑假课(人教A版必修第二册+选择性必修第一册)第04讲利用几何法解决空间角和距离19种常见考法归类(原卷版+解析).pdf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第04讲利用几何法解决空间角和距离19种常见考法归类

学习目标

学会利用几何法求空间角及空间距离.

|[豳基础知识]

,miiiiiiiiiuiiiiuiiiMiiiiaiNiiiiaiii——

1、异面直所成的角

(1)定义:已知,,。是两条异面直,经过空间任意一点。作直d〃mr

b//bf把/与//所成的角叫

做异面直a与b所成的角(或夹角).

(2)范围:((),2..

注:两异面直所成的角归结到一个三角形的内角时,容易忽视这个三角形的内角可能等于两异面直

所成的角,也可能等于其补角.

2、直和平面所成的角

(1)定义:平面的一条斜和它在平面上的射影所成的角叫做这条直和这个平面所成的角,一条直

垂直于平面,则它们所成的角是90。;一条直和平面平行或在平面内,则它们所成的角是0°.

n

(2)范围:|_0,2_.

3、二面角

(1)定义:从一条直出发的两个半平面所组成的图形叫做二面角.

(2)二面角的平面角

若有①OU/;②。Aua,OB5③OA_U,OBA.I,则二面用a/〃的平面角是NAO.

(3)二面角的平面角a的范围:0°a180°.

4、点到平面的距离

已知点P是平面。外的任意一点,过点P作/%垂足为4,则PA唯一,则尸A是点P到平面。

的距离。即:一点到它在一个平面内的正射影的距离叫做这一点到这个平面的距离(转化为点到点的距离)

结论:连结平面。外一点。与。为一点所得的段中,垂段P4最短.

||询解题策略]

MllllUBIMIMIIIIUIIBIIilUIIIIUIII

I、求异面直所成的角的方法和步骤

1()求异面直所成的角常用方法是平移法,平移的方法一般有三种类型:利用图中已有的平行平

移;利用特殊点(段的端点或中点)作平行平移;补形平移.

2()求异面直所成角一般步骤:一作、二证、三求

①平移:经常选择“端点、中点、等分点”,通过作三角形的中位,平行四边形等进行平移,平移异

面直中的一条或两条成为相交直,作出异面直所成的角.

②证明:证明所作的角是异面直所成的角.

③寻找:在立体图形中,寻找或作出含有此角的三角形,并解之.

④取舍:因为异面直所成角。的取值范围是0,-,所以所作的角为钝角时,应取它的补角作为异

I2.

面直所成的角.

2、求直与平面所成的角的方法和步骤

(1)垂法求面角:

①先确定斜与平面,找到面的交点为斜足;找在面外的一点A,过点A向平面。做垂,确

定垂足O;

②连结斜足与垂足为斜A在面a上的投影;投影O与斜A之间的夹角为面角;

③把投影O与斜A归到一个三角形中进行求解(可能利用余弦定理或者直角三角形).

2()平移法求面角

是指利用图形平移变换的性质,构造满足求解的条件,进而得出结论的方法.在运用平移法求解面角

问题时,我们可以利用图象平移的性质:图形移动位置后其大小、形状、面积等都不改变,籽分散的条件

关联起来,以便将立体几何问题转化为平面几何问题来求解.

3()等体积法求面角

文档评论(0)

pengyou201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