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物理声现象专项训练题.pdf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声现象专项训练题.pdf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每日一练)人教版八年级物理声现象专项训练题

单选题

1、如图所示,将一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若增加钢尺伸出

桌面的长度,则听到的声音()

A.频率不变,音调变高

B.频率变高,音调变低

C.频率变低,音调变高

D.频率变低,音调变低

答案:D

解析:

增加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用大小相同的力度拨动钢尺,钢尺振动的幅度相同,则听到的声音响度相同;振动

的快慢变低了,即频率变低,则听到的声音音调变低。故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2、为了监督司机是否遵守限速规定,交管部门在公路上安装了固定测速仪。如图所示,汽车向放置在道路中

间的测速仪匀速驶来,测速仪向汽车发出两次短促的超声波信号。第一次发出信号到测速仪接收到经汽车反射

1

回来的信号用时0.6s,第二次发出信号到测速仪接收到汽车反射回来的信号用时0.4s,若发出两次信号的时间

间隔是1s,超声波的速度是340m/s。则()

A.汽车接收到第一次信号时,距测速仪约为204m

B.汽车接收到第二次信号时,距测速仪约为68m

C.汽车的速度约为34m/s

D.汽车的速度约为30.9m/s

答案:B

解析:

AB.汽车接收到第一次信号时,汽车距测速仪

0.6s

==340m/s×=102m

11

2

汽车接收到第二次信号时,汽车距测速仪

0.4s

==340m/s×=68m

22

2

故A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CD.汽车在两次信号的间隔过程中,行驶的距离

=−=102m−68m=34m

12

汽车行驶34m所用的时间

=Δ−+=1s−0.3s+0.2s=0.9s

12

汽车的车速为

34m

==≈37.8m/s

′0.9s

故CD不符合题意。

2

故选B。

3、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鸟叫声是通过空气传入人耳的

B.“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这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

C.“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诗句中的“高”是指声音的音调高

D.“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诗句中“蝉噪”和“鸟鸣”是通过声音的音色来分辨的

答案:C

解析:

A.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鸟叫声是通过空气传入人耳的,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听到狗的叫声,知道人回来了,这说明声音能传递信息,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这里的“高”指的是声音的响度大,故C错误,符合题意;

D.音色是区别声音的重要标志,“蝉噪”和“鸟鸣”是通过声音的音色来分辨的,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C。

4、以下与声现象有关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超声波能除去人体结石,说明声波可以传递能量

B.高速公路两旁装有隔离带,是为了在声源

文档评论(0)

可爱的家人653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可爱的家人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