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专题02课外文言文(二)
一、(2020·浙江绍兴)五、文言文阅读(15分)
世人无贤不肖,皆言“忍”。若真能忍,则其取祸必少,败事必寡。
昔里中一富儿素悭,亦能从事于忍。遇仇家欲嫁祸,乃贿一乞丐,于元旦托乞,故出言詈①之,富儿不为动;已复詈其妻子,富儿不胜忿,持梃挞之,一击而毙,为仇家所持,竟坐②偿。此知从事于忍,至于难忍,而卒不能忍者也。
刘忠宣公里居,舟行水畔,一人方帽青衫,呼公名大骂,若为不闻也者。其人骂至五里许,倦而返。不逾月,一主政以公差舟行,前一人复骂主事,如骂刘公者;主政曰;“何物怪人?横逆至此。”命抶③之二十,不数日死。及死,乃知其宗室而病心④者,主政竟坐偿。人乃问忠宣曰;“公何以知此人宗室而不与较耶?”公曰:“余位卿贰⑤,彼知我而故詈之非有所恃何以及此余故不问。”此烛⑥患于未来,而能忍人之所不能忍者也。
吁,世之言忍者,能以刘公为法⑦,必能寡过。
(选自江盈科《雪涛小说》,有删改)
[注释]①詈(lì);骂。②坐;犯罪。③抶(chì);笞,鞭打。④病心:指患心痛之疾。⑤备位卿贰:备位,指任职,古居官的自谦之词。卿贰,即二品、三品的京官。⑥烛:洞察。⑦法:规范,准则,模范。此处指学习的榜样。
14.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4分)
(1)昔里中一富儿素悭(___________)
(2)其人骂至五里许(______________)
(3)一主政以公差舟行(___________)
(4)必能寡过(_____________)
【答案】(1)向来,一向(2)表约数(3)乘船,坐船(4)过错,犯错
【解析】本题考查正确理解文言实词的语境含义。答题时要结合语境,认真分析,解释词义。素,一词多义,向来、一向。许,一词多义,表约数。舟,名词作动词,乘船,坐船。过,一词多义,过错,犯错。
15.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三处)。(3分)
彼知我而故詈之非有所恃何以及此余故不问。
【答案】彼知我而故詈之/非有所恃/何以及此/余故不问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一定要在正确理解句子意思的基础上,根据前后词语之间的语义联系来划分停顿。有了一定的积累以后可以根据语感直接作答。这个句子的意思是:他了解我的情况,就故意骂我,如果不是有倚仗,又怎么会到这一地步呢?所以我不问他。故断句为:彼知我而故詈之/非有所恃/何以及此/余故不问。
16.翻译文言文时,将句子中的省略成分补充完整,有助于我们正确理解句子的意思,请在括号里写出省略的内容。(3分)
①(___________)遇仇家欲嫁祸,②(__________)乃贿一乞丐,于元旦托乞。(丐)故出言詈之,富儿不为③(_________)动。
【答案】①富儿②仇家③之
【解析】本题考查补齐文言文省略成分。第一空:本句承接上文的“昔里中一富儿”,故应填“富儿”。第二空:本句承接上一句的“仇家欲嫁祸”,故应填“仇家”。第三空:本句承接上一句的“故出言詈之”,故应填“之”,代乞丐。
17.“以刘公为法,必能寡过”,因为刘公的“忍”,是智慧的“忍”。请比较划公与富儿(或主政)的表现,分析刘公的智慧。(5分)
【答案】文中的富儿,不能洞悉仇家“欲嫁祸”之心,亦不能洞察可能招致的祸患,当乞丐辱骂其妻子儿女时“不胜忿”,最终落得“坐偿”的结局(主政亦是如此)。而刘公面对大骂“若不闻”,体现的正是刘公的智慧——他善于洞察人心,他认为对方“知我而故詈”一定是有所倚仗,有所谋求;他还能预判事情的后果,知道不忍或将引来祸患。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和分析文言文内容。疏通文意后可知,富儿没有看清乞丐骂自己的真实目的,中了仇家“欲嫁祸”的计谋,骂自己能忍,骂妻子就不能忍了,一棍将乞丐打死,最终“坐偿”。主政被人辱骂,没有洞察骂自己那人包藏的祸心,没有洞察自己不忍可能招致的祸患,最终也是“坐偿”。反观刘公,认为对方了解自己的情况,一定有所图谟,才会无由无故的骂自己,这体现了他善于洞察人心的智慧,他能够预料到如果自己不忍,那么最后一定会招致祸患。这就是相对于富儿和主政,刘公的智慧所在。
【参考译文】
世上那些没有贤德行事不肖的人,都说“忍”。如果真能忍,那么他遇到祸事一定少,败坏事情也一定少。
过去乡里曾经有一个富家子一贯小气,也能做到忍。遇到一个仇人想要嫁祸于他,于是就收买一个乞丐,在元旦这一天上门行乞,故意出言骂他。富家子不为所动;接着又骂他的妻子和孩子,富家子再也不能控制愤怒,拿着长棍打他,只一下就把他打死了。富家子被仇人以此为依仗告发,最终犯罪坐牢来抵偿。从这件事可以知道,致力于忍,但到了难以忍受的地步,最终就不能再忍了。
刘忠宣居住在乡里,一日乘船行于水边。一个人戴着方帽,穿着青衫,呼喊着他的名字大骂。他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