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诗歌鉴赏检测试卷及答案.docxVIP

初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诗歌鉴赏检测试卷及答案.docx

本文档由用户AI专业辅助创建,并经网站质量审核通过;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初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诗歌鉴赏检测试卷及答案

考试时间:______分钟总分:______分姓名:______

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第1-3题。

静夜思

(唐)李白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诗中的意思。

(1)疑是地上霜:疑:

(2)低头思故乡:思:

2.这首诗主要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诗歌内容简要分析。

3.“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两句诗蕴含了丰富的想象,请简要分析其中蕴含的想象。

二、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第4-6题。

春望

(唐)杜甫

国破山河在,

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

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

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

浑欲不胜簪。

4.诗歌首联“国破山河在”描绘了怎样的景象?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5.诗歌颔联“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复杂情感?

6.结合全诗,分析尾联“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所蕴含的深刻含义。

三、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第7-9题。

望洞庭

(唐)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

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

白银盘里一青螺。

7.诗歌前两句描绘了月夜洞庭湖怎样的景象?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8.“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这两句诗是怎样将洞庭湖美景描绘得生动形象的?

9.你认为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境?

四、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第10-12题。

泊船瓜洲

(宋)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

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

明月何时照我还?

10.诗歌前两句描绘了诗人看到怎样的景象?这景象有什么特点?

11.“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字用得极妙,请简要分析这个字的表达效果。

12.诗歌后两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结合诗歌内容简要分析。

五、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第13-15题。

过故人庄

(唐)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13.诗歌描绘了哪些乡村生活的场景?请列举两例。

14.诗歌中哪些景物描写体现了农家的宁静优美?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15.诗歌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六、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第16-18题。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宋)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16.上阕诗人为何“把酒问青天”?他想表达怎样的愿望?

17.上阕“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表达了词人怎样的矛盾心理?

18.下阕词人由中秋望月引出了怎样的思考?最后表达了怎样的美好祝愿?

七、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第19-21题。

题西林壁

(宋)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19.诗歌前两句描写了庐山怎样的特点?

20.“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两句诗蕴含了什么道理?

21.你在生活中是否有过类似的“不识其真面目”的经历?请简要谈谈。

八、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第22-24题。

己亥杂诗(其五)

(清)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

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花。

22.诗歌首句描绘了诗人怎样的心境?

23.“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怀?

24.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志向?

---

试卷答案

一、

1.(1)疑:怀疑。

(2)思:思念。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离开家乡后在寂静的月夜下产生的浓厚的思乡之情。“床前明月光”是写景,也是思乡的触发点。诗人看到皎洁的月光,忽然以为是地上的霜,既写出了月光的皎洁,也暗示了夜的寒冷和诗人的孤寂。“举头望明月”是动作描写,诗人抬头望着天上的明月,月光越照越亮,与“思故乡”的心情交织在一起,最后“低头思故乡”,由景生情,由望月引出对故乡的深深思念。

3.诗人由地上的“霜”联想到天上的“明月”,又由“望明月”联想到远方的“故乡”,这是一种由近及远、由实到虚的想象。诗人没有直接说自己思念故乡,而是通过望月这一行为和由月色引发的联想,含蓄而深刻地表达了思乡之情,使诗歌意境更加优美,情感更加深沉。

二、

4.首联描绘了国都长安沦陷,城池残破,只有山河依旧的景象。这是一种以乐景写哀情的写法,表达了诗人忧国伤时的深沉情感。

5.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将花、鸟赋予了人的情感,感时伤怀的花也落泪,因恨别而惊心

文档评论(0)

写作定制、方案定制 + 关注
官方认证
服务提供商

专注地铁、铁路、市政领域安全管理资料的定制、修改及润色,本人已有7年专业领域工作经验,可承接安全方案、安全培训、安全交底、贯标外审、公路一级达标审核及安全生产许可证延期资料编制等工作,欢迎大家咨询~

认证主体天津析木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IP属地四川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120102MADGNL0R92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