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医学课件-小儿推拿学习心得汇报人:XXX2025-X-X
目录1.小儿推拿概述
2.小儿推拿的基本手法
3.小儿推拿的常用穴位
4.小儿推拿的注意事项
5.小儿常见病的推拿治疗
6.小儿推拿的实践操作
7.小儿推拿的科学研究
8.小儿推拿的传承与发展
01小儿推拿概述
小儿推拿的定义与作用定义概述小儿推拿是中医学中一种独特的治疗方法,通过特定的手法作用于小儿体表的穴位和经络,以达到调整阴阳、疏通经络、调和气血、增强体质的目的。其历史悠久,距今已有3000多年。作用机理小儿推拿通过手法刺激,可以促进小儿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消化系统等功能的协调,增强机体免疫力。研究表明,推拿可以改善小儿睡眠质量,提高食欲,减少呼吸道感染等疾病的发生率。适应范围小儿推拿适用于小儿生长发育过程中的多种疾病和保健需求,如感冒、发热、腹泻、便秘、消化不良、睡眠障碍等。此外,它还能促进小儿生长发育,提高智力水平,增强体质。
小儿推拿的历史与发展起源传说小儿推拿起源于我国古代,据《黄帝内经》记载,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有关于小儿推拿的记载。传说华佗在民间行医时,曾用推拿手法治愈了多位小儿疾病。发展历程小儿推拿经历了数千年的发展,从古代的宫廷秘术逐渐传入民间。唐代孙思邈在《千金要方》中详细记载了小儿推拿的多种手法。至明清时期,小儿推拿已成为中医儿科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研究20世纪以来,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小儿推拿得到了科学研究的重视。国内外学者对小儿推拿的疗效进行了大量临床研究,证实其对于小儿常见病和多发病具有显著疗效。
小儿推拿的适应症与禁忌适用范围小儿推拿适用于小儿感冒、发热、咳嗽、哮喘、腹泻、便秘、厌食、消化不良等常见疾病,据统计,超过80%的小儿疾病可通过推拿得到缓解或治愈。促进发育推拿有助于促进小儿的生长发育,提高智力水平,对于小儿神经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的发育都有积极作用,尤其适用于0-6岁儿童。禁忌注意小儿推拿有严格的禁忌症,如急性传染性疾病、出血性疾病、肿瘤、骨折、皮肤感染等,此外,孕妇、新生儿、过敏体质的小儿也应慎用。推拿时需注意手法轻柔,避免造成局部损伤。
02小儿推拿的基本手法
按揉法手法要领按揉法是以拇指或食指指腹按住穴位,轻柔地旋转按压,手法要均匀、持续,力度适中。每次按揉时间约为1-2分钟,每日2-3次。穴位选择按揉法适用于多个穴位,如足三里、神门、百会等。这些穴位对小儿生长发育、提高免疫力有显著作用。根据不同疾病选择相应穴位进行按揉。注意事项按揉时需注意手部清洁,避免指甲过长刮伤皮肤。手法要轻柔,避免用力过猛造成损伤。对于皮肤敏感或患有皮肤病的小儿,应避免使用按揉法。
捏脊法手法步骤捏脊法是从尾椎向上至颈椎进行捏拿,每捏三下提一次,动作要连贯、均匀。一般捏脊10-15次为一组,每日可进行1-3组。适应病症捏脊法对小儿消化不良、腹泻、便秘、食欲不振等消化系统疾病有良好疗效。此外,对小儿感冒、发热、咳嗽、哮喘等呼吸系统疾病也有辅助治疗作用。注意事项捏脊时要注意力度适中,避免用力过猛造成损伤。对于皮肤敏感、患有皮肤病的小儿,或局部有炎症、创伤的小儿,应避免使用捏脊法。
搓法手法技巧搓法是用双手掌面或指腹相对,快速来回摩擦,产生热量。手法应轻柔、均匀,每次搓动时间约1-2分钟,可重复2-3次。适用部位搓法适用于小儿四肢、背部、胸部等部位,尤其对改善局部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紧张、促进生长发育有显著效果。注意事项搓法操作时要注意避免过度用力,以免造成皮肤损伤。对于皮肤过敏、有破损或炎症的小儿,应避免使用搓法。
推法手法操作推法是用拇指或食指指腹沿特定方向直线推动,力度要均匀,速度适中。每次推法时间约1-2分钟,每日可进行2-3次。穴位应用推法适用于多个穴位,如天枢、足三里、涌泉等,这些穴位对小儿消化系统、呼吸系统等有显著调节作用。根据不同疾病选择相应穴位进行推法。注意事项推法操作时需注意手法轻柔,避免用力过猛造成皮肤损伤。对于皮肤敏感、有破损或炎症的小儿,应谨慎使用推法。
03小儿推拿的常用穴位
头部穴位百会穴百会穴位于头顶正中线与两耳尖连线的交点处,是调节大脑功能的要穴。按揉百会穴可缓解头痛、失眠、健忘等症状,适合小儿日常保健。印堂穴印堂穴位于两眉中间,是调整情绪、改善睡眠的穴位。按揉印堂穴有助于小儿缓解压力,提高睡眠质量,尤其适用于夜间睡眠不安的小儿。太阳穴太阳穴位于眉梢与发际线之间,是缓解头痛、偏头痛的常用穴位。按揉太阳穴可减轻头部不适,增强头部血液循环,适合小儿日常保健。
背部穴位肺俞穴肺俞穴位于背部第二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是肺脏的背俞穴。按揉肺俞穴有助于增强肺部功能,提高免疫力,适合小儿预防感冒和呼吸道疾病。脾俞穴脾俞穴位于背部第十一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是调节脾胃功能的要穴。按揉脾俞穴可改善小儿食欲不振、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声音》测试卷附参考答案(培优b卷).docx VIP
- 精品解析:北京师范大学实验华夏女子中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学业评价数学试卷(原卷版).docx VIP
-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声音测试卷附参考答案【培优b卷】.docx VIP
- 主题班队会课件:爱学校,爱老师,爱同学.ppt VIP
- 第三章岩基上的重力坝讲述.ppt
- 王步标版运动生理学-血液与运动.ppt VIP
- 车辆租赁公司运营及服务方案.docx VIP
-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声音测试卷附参考答案【培优b卷】.docx VIP
- 眼内注药治疗后非感染性眼内炎症诊疗专家共识解读PPT课件.pptx VIP
- 软组织损伤护理课件最新完整版本.pptx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