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小学科学2025新苏教版二上第四单元《打开工具箱》
第11课《拧螺丝》
教师设计学习过程“温馨提示”:
1、教师是过程的主导,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2、让真实问题情境、任务情境贯穿课堂,让课堂成为生活、社会的“实践基地”;
3、所有学生都有学好的主观愿望,关注每一双渴望的眼睛;
4、可借鉴以下环节开展教学:情境导入,任务激趣——出示目标,引导自学——知识建构,活动释疑——回归情境,巩固延伸——课堂回顾,总结评价。
教材分析:
《拧螺丝》是新苏教版二年级上册科学第四单元《打开工具箱》的第二课,承接前一课“认识常见工具”,聚焦“螺丝刀与螺丝、扳手和螺丝的匹配使用”,属于技术与工程领域。教材以“认识螺丝结构→匹配工具与螺丝→实践拧螺丝”为逻辑主线,先引导学生观察螺丝的螺丝帽、螺杆、螺纹,再发现“一字螺丝刀对应一字螺丝、十字螺丝刀对应十字螺丝”的匹配规律,再学习使用两种扳手,最后通过动手做玩具小象,进一步螺丝与工具的实际应用技能。教材设计注重“从认知到实践”,既强化工具与任务的适配性,又培养基础操作技能,为后续“做个穿绳板”等综合实践活动奠定操作基础,符合二年级学生“动手实践中深化认知”的学习特点。
学生分析:
二年级学生在生活中见过螺丝(如玩具、家具上的螺丝),也知道用螺丝刀能拧螺丝,但存在三个关键认知缺口:一是分不清螺丝类型(无法区分一字螺丝和十字螺丝);二是不理解匹配原则(会随意用十字螺丝刀拧一字螺丝);三是缺乏规范操作经验(拧螺丝时易打滑、用力方向错误)。
从能力来看,学生乐于动手操作,但注意力易集中在“拧动”动作本身,忽略“对准槽口”等细节;安全意识较弱,可能出现螺丝刀挥舞、用力过猛等问题;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需通过实物对比和分步演示,才能理解“匹配”和“规范操作”的重要性。
教学目标:
科学观念:知道螺丝由螺丝帽、螺杆、螺纹组成;明确“螺丝与工具的匹配规律;了解拧螺丝的基本方法(对准槽口、顺时针拧紧、逆时针松开)。
科学思维:通过对比螺丝和工具的外形,能推理出“花纹和形状、大小匹配才能高效拧螺丝”的结论;能判断“错误匹配”的问题所在。
探究实践:参与制作玩具小象,正确搭配工具与螺丝;在教师指导下,规范完成“拧紧”和“松开”螺丝的操作,记录操作感受(如匹配时不打滑、错位时难拧动)。
态度责任:在操作中养成“先观察再动手”的习惯;树立工具使用安全意识(如螺丝刀尖端不朝向自己和他人);体验“规范操作”带来的成功感,提升工具使用兴趣。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螺丝的基本结构;掌握螺丝刀与螺丝的正确匹配方法;学会规范拧螺丝(拧紧、松开)的操作步骤。
教学难点:理解“螺丝刀与螺丝花纹匹配”的原理(为何不匹配会打滑、难操作);在实践中始终保持“螺丝刀对准螺丝槽口”,避免打滑。
材料准备:
1.教师:
实物材料:一字螺丝、十字螺丝(各10-15个,固定在木板上,方便操作);一字螺丝刀、十字螺丝刀、内六角扳手、开后扳手(各5-8把,优先选塑料柄、刀头钝的安全款);螺丝结构分解模型(或放大图);
辅助材料:PPT(含螺丝结构标注图、正确/错误操作对比图、安全提示);操作步骤卡片(“1.对准槽口→2.顺时针拧→3.逆时针松”);防滑垫(铺在操作桌上,防止木板滑动)。
2.学生:
分组材料:每组1块带螺丝的木板(含2个一字螺丝、2个十字螺丝)、1把一字螺丝刀、1把十字螺丝刀、一把内六角扳手、一把开口扳手操作记录卡(画有“匹配/不匹配”操作结果记录栏)、湿巾(操作后擦手)。
教学过程:
模块一:多种多样的螺丝
(一)情境导入:“螺丝松了怎么办”(5分钟)
1.出示场景:教师拿出一个螺丝松动的玩具小车(或小凳子),演示“轻轻一碰就晃”,提问:“玩具小车总晃,大家发现问题在哪了吗?”(引导学生发现“螺丝松了”)。
2.追问:“要把松掉的螺丝固定好,需要用到什么工具?怎么用才能不打滑?”引发学生思考,揭示课题——《拧螺丝》。
设计意图:从生活中“螺丝松动”的真实问题切入,激活学生已有经验,自然引出“拧螺丝”的任务,明确学习目标。
(二)探究活动一:认识螺丝的“小身体”(7分钟)
1.实物观察:每组发放1个一字螺丝和1个十字螺丝,引导学生用手摸、用眼睛看,提问:“螺丝身上有哪些部分?它们看起来、摸起来有什么不一样?”
2.结构讲解:结合PPT或模型,讲解螺丝的三部分:“圆圆的顶部是螺丝帽,上面有一字/十字槽口;长长的杆子是螺杆,杆子上一圈圈的是螺纹”,带领学生边指边说结构名称。
3.对比发现:让学生对比两种螺丝的槽口,明确“一种是一条直线(一字),一种是交叉十字(十字)”,为后续匹配工具做铺垫。
设计意图:通过“触摸+观察+讲解”,让学生直观认识螺丝结构,重点区分槽口差异,为理解“匹配原则”打基础。
模块二:拧螺丝的工具
(三)
最近下载
- 22J611-4图集—金属结构大门.pdf VIP
- 2025-2026学年小学美术鲁教版五四制五年级上册-鲁教版(五四制)教学设计合集.docx
- 2025CSP-J2-第二轮比赛-C++试题 .pdf VIP
- 完美健康观念课件.pptx VIP
- 幼儿园玩教具配备基本标准表.doc VIP
- 妊娠期母儿健康管理新策略题库及答案-2025年华医网继续教育.docx VIP
- 2025 学校公开招聘教师简章.pdf VIP
- 乳腺癌根治术后护理查房 (1).pptx VIP
- 初中英语教学实践:AI生成式案例在语法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VIP
- 【算法】labuladong的算法小抄.pdf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