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理解《活板》《天工开物——火药火器、今时妄想进身博官者》含答案解析.docxVIP

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理解《活板》《天工开物——火药火器、今时妄想进身博官者》含答案解析.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理解《活板》《天工开物——火药火器、今时妄想进身博官者》含答案解析

【甲】

①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自冯瀛王始印五经,巴后典籍皆为板本。

②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板。英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场之,药稍镕,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每一字皆有数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不用,则以纸帖之,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不以木为之者,木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兼与药相粘,不可取;不若燔土,用讫再火令药镕,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

③昇死,其印为余群从所得,至今宝藏。

(沈括《活板》)

【乙】

火药火器、今时妄想进身博官者、高谈阔论、装书以献、未必尽由试验。然担载实效,附于卷内。凡火药()硝石、硫磺为主,草木灰为辅。硝性至阴,硫磺性至阳,阴阳两神物相遇于无隙可容之中,其出也,人物()之,魂散惊而魄碎粉。凡硝性主直,直击者硝九()碗一。硫磺性主横,击者硝七而硫磺三。其佐使之灰,则青杨、枯杉、桦根、箬叶、蜀葵、毛竹根、茄秸之类,烧使存性,而其中箬叶为最燥也。

(节选自宋应星《天工开物》,有删改)

【注】①硫磺:即硫黄。②膺(yīng):承受。

(1)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活板”即用活字排成的印刷版,“板”为通假字,同“版”。

B.“持就火场之”的“就”与“瞬息可就”的“就”,意思相同。

C.“其印为余群从所得”是被动句,“为……所……”表示被动。

D.“魂散惊而魄碎粉”中“碎粉”名词活用为动词,意思是变成碎屑。

(2)下列关于【甲】【乙】两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文中提到两个提高印刷效率的具体办法是“更互用之”和“每一字皆有数印”。

B.【甲】文在介绍活板时,是按照从“创字”到“印刷”,再到“排版”的顺序说明的。

C.从【乙】文可知,硝石与硫磺不同的配比决定了火药“直击”与“横击”的不同功用。

D.《梦溪笔谈》和《天工开物》都是关于自然科学的著作体现了中国古代人民的智慧。

(3)在【乙】文括号内依次填入下列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A.其而B.以则C.其则D.以而

(4)【乙】文画线句有两处需要断句,请完成问题。

硫性至阳阴阳两神物相遇于无隙可容之中

(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结合【乙】文及链接材料,说说毕昇与宋应星在科学研究中具有何种共同精神。

【链接材料】

毕昇是一个从事雕版印刷的工匠,在长期的雕版工作中,毕昇发现雕版印刷每印一本书都要重新雕一次版,有一个错字就要废弃整纸,不但笨重费力、耗料耗时。而且存放不便、成本高昂。于是在实践中,他发明了活字印刷术。

(节选江晓原《中国科技选史:四大发明与天学、地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B

(2)B

(3)D

(4)硫性至阳/阴阳两神物/相遇于无隙可容之中。

(5)遇到平时没有准备的生僻字,随即刻制,用草火烘烤,很快就能制成。

(6)毕昇和宋应星在科学研究中都具有勇于实践、善于观察、敢于创新的精神。毕昇在长期的雕版印刷工作中,发现雕版印刷的弊端,从而在实践中发明了活字印刷术;宋应星通过观察和试验,总结了火药的配方和特性。他们都不满足于现状,通过亲身实践和不断探索,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发展。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86****292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