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读书心得 (4).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红楼梦》读书心得

《红楼梦》为中国古典文学顶峰,四大名著之首。年少读不懂它,长大后越发觉得它熠熠生辉。各种人物往来中渗透着自身对于儒道文化的感悟践行,渗透着佛家因果报应,渗透着世俗趣味。既有真善美也有假恶丑,当然也少不了作者追求的爱情观,审美观,全家庭观,人生观—前世神瑛绛珠,今世黛玉还泪固然感人。但是书中宝钗扑蝶、黛玉葬花、晴雯撕扇、香菱学诗、伶官画蔷、宝琴抱梅踏雪、湘云醉眠芍药等情节也非常精彩。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走近它,才发觉它时常刷新着我对它的理解力。《红楼梦》陪伴了我,填补了留白的时光碎片。大抵是喜欢英国文学课上的小说人物分析部分,也愿意花费时间去琢磨书中的人物,看一些相关赏析,加深理解。初见它的繁华热闹,细读才发现它精致之处对于人物性格的刻画,“草蛇灰线”贯穿全文由盛转衰,镜像衬托在使小人物活灵活现的同时,也给主角增添了气色。很难说清楚是更喜欢黛玉或者是宝钗。一个率性一个周全,更像是一个人身上的多个方面的来回交织,随年龄阅历逐渐质化,倾向明显一些。这也或许是我们在评价二人时,每个阶段都信誓旦旦,但到下个阶段时偏好发生变化的原因。

《红楼梦》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为中心,讲述了一个封建大家族由富贵走向衰落的历史。林黛玉从小体弱多病,独自来到贾府,渐渐的与性格顽劣的贾宝玉相恋,后却因凤姐使掉包计,使得贾宝玉娶了薛宝钗,而林黛玉得知后也抑郁寡欢,最后也吐血身亡,贾宝玉也心灰意冷,当了和尚。便从中感到世事无常和人生的无奈。

也许很多人看完了《红楼梦》都在不停的为贾宝玉和林黛玉无法相守的悲剧而痛心哀伤,或者讽刺感叹当时世俗封建的黑暗没落和家族之间的复杂。可有句话说,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却很欣赏作者写作的艺术手法和书本的艺术价值。作者构思精密,语言字斟句酌。且书中的每一首诗都可以看出作者的思想涵养,都是精华之所在。这种学术氛围让世人感叹。林黛玉死时的凄凉,贾宝玉最后的出家,薛宝钗的孤独终老,王熙凤后来的力不从心,元春看似富贵背后的寂寞,迎春婚后的悲惨,探春的远嫁,惜春出家时的义无反顾,史湘云失去佳偶的痛心,妙玉的屈辱,香菱对命运的百般无奈,晴雯走时的不甘心,紫娟上吊前的无所适从,金钏投井时的冤屈,甚至尤二姐吞金前的认命,尤三姐自刎前的绝望。看到最后,心里竟只有一个字,空。曾经的繁华落尽,一切归于尘埃,当一切尘埃落定,万事皆空。看完红楼,觉得之前看过的小说都弱爆了,一部红楼几乎涵盖了所有的小说,换句话说,红楼里任何片段的提取就是一部经典的小说,或描述浓浓的儿女情长,或教会你身边的人情世故,或告诉你现实的世态炎凉,或静静讲述每件事情的前因与后果。

《红楼梦》不像现代小说一样受中学生追捧。因为它没有现在的小说般直白反转,它节奏慢,夹杂古话难懂,生活琐事像油盐酱醋一般平淡无奇,这也是为什么我一直都没有阅读的原因。比起它,我也更喜欢看现代小说,但我又不得不说这是一本奇书,可以让你笑,让你哭,让你回昧人生百态,苦辣酸甜,各种滋味尽在其中。冰心先生也曾说,少时不喜读。楼,只觉枯燥乏味,到中年再读,已泪流满面。现在想来书中的一些人情世故,心计有些读出,更多还是很不清楚。

如此看来读懂这书是要有一番人生阅历,经历过人生起沉才行。

由此我也佩服曹雪芹,三个字:众生相。见众生,见他人,见自己。每个故事里的每一个人物都有他完整的人格。这里的人格不只是指他人物的性格,还有他成长的环境,长大的历程。周围人对他的影响下形成的三观和个性,以及这样的三观和个性引发他什么样的行为。而他的行为在与他周围变化的环境作用下产生的人物最后的命运。真是什么样的人说什么样的话,做什么样的事,导致什么样的结局。每每感悟到这里,我由衷佩服红楼梦的作者。他这一辈子活了人家多少辈子啊。写的真实,符合人物逻辑,最后形成每个人既定的宿命。这也是我认为的一种“宿命论”。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乐于分享,有偿帮助。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0007123000004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