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2025-2026学年湖南省炎德英才名校联考联合体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地理试题
一、单选题
(★★★)
稻渔综合种养作为典型的生态循环农业模式,近年来在我国发展迅猛。该产业正从“规模扩张”向“质效并重”转型。其中,稻小龙虾以“一稻两虾”共作模式为主,通过宽沟模式向平养模式的转变,不挖沟坑,保障了水稻种植面积,促进水稻稳产,优化资源配置。稻鱼模式是第二大模式,2024年应用面积近1400万亩。现代稻鱼模式借助田间工程与现代技术,产量效益大幅提升。稻蟹模式为第三大模式,此外,稻鳖、稻蛙、稻螺等模式在湖北、安徽等地也颇具规模且效益可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稻渔综合种养产业从“规模扩张”转向“质效并重”,主要是因为()
A.土地资源趋于紧张
B.国家政策导向转变
C.市场竞争日益激烈
D.生态环境压力增大
2.宽沟模式向平养模式转变,对水稻种植的主要优势在于()
A.能减少病虫害
B.提高土壤肥力
C.增加光照时间
D.保障种植面积
3.稻鳖、稻蛙、稻螺等模式在湖北、安徽等地规模发展,主要区位因素是()
A.气候适宜
B.水源充足
C.技术先进
D.市场需求
(★★★)
人口零增长是人口增减处于平衡状态的指标。下图示意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区实现人口“零增长”的时间(含预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有关我国“人口零增长”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与我国计划生育政策密不可分
B.东北地区早于西南地区
C.意味着人口出生率等于死亡率
D.减轻就业压力
5.针对我国“人口零增长”可能引发的人口问题,可采取的应对措施是()
A.加大资源开发力度,提高人口容量
B.适度调整户籍管理制度
C.大量吸纳移民,弥补劳动力的不足
D.继续完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
(★★★)
城市作为人类活动的重要集聚地,其发展受到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近年来,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速,城市在人口、产业、空间布局等方面呈现出复杂的变化。下图为北美背景下城市空间结构、职住关系与通勤模式演变图,呈现了1930年以前、1960—1980年、1980年以后三个阶段城市空间结构、职住关系及通勤模式的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1930年以前,城市空间结构特点反映了当时城市()
A.就业集中在远郊区
B.居住与就业的融合
C.通勤距离普遍较长
D.功能分区界限清晰
7.1960—1980年,城市空间结构变化,主要因为()
A.交通拥堵加剧
B.中心地价上涨
C.郊区环境优美
D.产业大量外迁
8.为优化城市空间结构与通勤,合理的措施是()
A.强化中心区就业功能
B.鼓励居民在近处就业
C.完善郊区交通与配套
D.促进郊区居住区建设
(★★★)
大气边界层(左图)是指对流层下部直接受地面影响,地球表面与自由大气间进行物质、能量、热量和水汽交换必经的气层,其高度约为1-1.5km,并且存在明显的季节变化和日变化。右图示意长三角地区2015-2020年平均大气边界层及在不同季节的平均大气边界层。完成下面小题。
9.影响长三角大气边界层呈现季节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A.太阳辐射
B.海拔高度
C.大气环流
D.海陆分布
10.一般情况下,长三角地区一天中大气边界层最高的时间段为()
A.23:00-1:00
B.5:00-7:00
C.13:00-15:00
D.17:00-19:00
11.冬季大气边界层缩小,对长三角地区天气的主要影响是()
A.气温升高
B.降水增多
C.风力增强
D.雾霾增多
(★★★★)
内蒙古翁牛特旗针对沙地距离村庄远、面积大、流动性强且难以治理的困境,创新推出“以路治沙”模式。当地构建起“五横八纵”的路网格局。这些穿沙公路将广袤沙区切割成众多治沙单元,使人员与物资能够深入沙地内部。在公路两侧,通过夹设机械沙障、铺设2米×2米规格的稻草方格等工程固沙手段,有效控制风沙运动。下图为穿沙公路防沙设计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穿沙公路(Ⅰ)周边设置固沙造林带(Ⅱ),主要作用是()
A.提供木材
B.阻挡流沙
C.营造景观
D.固沙护路
13.封沙育草带(Ⅲ)的生态意义在于()
A.增加植被覆盖
B.培育原生植被
C.发展畜牧行业
D.提供种子来源
14.飞播治沙带(Ⅳ)选择适宜草种,需重点考虑草种的()
A.耐干旱
B.抗高寒
C.耐盐碱
D.植株高度
(★★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25-2026学年江西省部分学校高三上学期核心模拟测试地理试题(一).doc
- 2025-2026学年江西省龙南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doc
- 2025-2026学年河北省唐县第一中学高二上学期开学地理试题.doc
- 2025-2026学年河北省新乐市新伏羲中学高二上学期9月开学摸底考试地理试题.doc
- 2025-2026学年河北省百师联盟高三上学期开学地理试题.doc
- 2025-2026学年河北省石家庄习德高级中学高一上学期开学摸底考地理试题.doc
- 2025-2026学年河北省石家庄市辛集中学高三上学期开学地理试题.doc
- 2025-2026学年河北省秦皇岛市山海关区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9月摸底考试地理试卷.doc
- 2025-2026学年河北省秦皇岛市青龙满族自治县第一中学高二上学期9月月考地理试题.doc
- 2025-2026学年河北省衡水市安平中学高二上学期开学测试地理试题.doc
- 2025-2026学年湖南省益阳市高三上学期9月教学质量监测地理试题.doc
- 2025-2026学年湖南省石门县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入学考试地理试题.doc
- 2025-2026学年湖南省衡阳县第四中学高三上学期开学摸底检测地理卷.doc
- 2025-2026学年湖南省长沙市名校联考联合体高二上学期第一次联考(暨入学模拟考试)地理试题.doc
- 2025-2026学年湖南省长沙市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doc
- 2025-2026学年湖南省长沙市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9月月考地理试题.doc
- 2025-2026学年湖南省长沙市长郡中学高三上学期开学地理试题.doc
- 2025-2026学年湖南省长沙市长郡中学高二上学期入学考试地理试卷.doc
- 2025-2026学年湖南省颐华高级中学(平江)高三上学期入学考试地理试题.doc
- 2025-2026学年湘豫名校高三上学期入学摸底考试地理试卷.doc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