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绝吃野生菌的安全课件.pptVIP

拒绝吃野生菌的安全课件.ppt

本文档由用户AI专业辅助创建,并经网站质量审核通过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拒绝吃野生菌的安全课件

第一章野生菌的魅力与风险并存

野生菌资源丰富,但风险巨大我国拥有极其丰富的野生蘑菇资源,但辨别难度极高。据统计,我国野生蘑菇种类超过4000种,其中约900多种可以安全食用,但同时也有400多种具有毒性。毒蘑菇种类繁多,形态极其复杂多样,即使是经验丰富的采菇人也可能误判。普通人凭借肉眼和经验几乎无法准确辨别有毒与无毒蘑菇,这使得误食中毒事件频频发生。可食用蘑菇:约900多种有毒蘑菇:超过400种

美味背后的隐患

毒蘑菇中毒致死率高居食物中毒首位35%毒蘑菇致死占比在所有食物中毒死亡案例中的比例7-10月高发时段每年中毒事件集中爆发期400+有毒种类已知的毒蘑菇种类数量

真实案例:云南2006年77人中毒事件事件起因村民食用含黄粉末牛肝菌的混合野生蘑菇中毒症状集体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等严重反应严重后果多人出现便血、休克,需紧急抢救这起震惊全国的集体中毒事件,77人同时中毒,场面触目惊心。事件凸显了毒蘑菇的巨大危害性,即使是有采菇经验的当地人也难以幸免。这个惨痛的教训告诉我们:任何侥幸心理都可能付出生命的代价。

第二章毒蘑菇的伪装与误区

颜色和外形不能判断蘑菇是否有毒常见误区被科学研究打破许多人认为颜色鲜艳的蘑菇有毒,而颜色朴素的蘑菇安全。这是一个极其危险的错误认知!科学研究数据显示,约70%的米色或白色蘑菇含有毒素,而颜色鲜艳与素色的毒蘑菇比例几乎相近。致命的白毒鹅膏菌就是纯白色的,外观看起来人畜无害,却是剧毒蘑菇之一。毒蘑菇与食用蘑菇的外观极其相似,有时同一属的蘑菇,有的可食用,有的却含剧毒。仅凭外观判断的误判风险极高,可能导致致命后果。70%米色蘑菇含毒比例颜色素淡不代表安全50%鲜艳蘑菇有毒概率

有毒蘑菇毒素耐高温,煮熟也不能食用毒素来源鹅膏肽类等毒素存在于蘑菇细胞中烹饪加热普通烹饪温度80-100℃毒素稳定毒素在150-160℃仍保持稳定中毒风险煮熟后食用仍会严重中毒

加热不能消除毒素毒素分子结构稳定,普通烹饪温度无法破坏。不要用生命去验证错误的经验。

第三章毒蘑菇中毒的症状与类型了解不同类型的毒蘑菇中毒症状,有助于及时识别和救治。毒蘑菇中毒根据毒素种类不同,可分为多种类型,每种类型的症状、潜伏期和危害程度都有所差异。

胃肠炎型中毒最常见的中毒类型胃肠炎型中毒是最为常见的毒蘑菇中毒类型,发病迅速,症状明显。潜伏期通常为10分钟至2小时,患者会出现明显的消化系统症状。主要症状表现剧烈恶心和频繁呕吐腹部绞痛,疼痛难忍水样腹泻,可能带血脱水、电解质紊乱严重时可能出现休克常见致病蘑菇黄粉末牛肝菌、毒红菇、呕吐红菇等都可能引起此类中毒。虽然致死率相对较低,但症状痛苦,需及时就医。110分钟-2小时症状开始出现22-6小时症状达到高峰324-48小时逐渐恢复或加重

神经精神型中毒潜伏期10分钟至6小时,发病较快精神症状兴奋、狂躁、幻觉、谵妄神经症状瞳孔缩小、流涎、多汗其他表现心跳减慢、呼吸困难神经精神型中毒影响中枢神经系统,患者可能出现各种精神异常表现。有些患者会看到不存在的事物,产生幻觉;有些则变得极度兴奋或恐惧。这类中毒虽然致死率不是最高,但对神经系统的损害可能长期存在。代表性毒蘑菇毒蝇鹅膏:含有鹅膏蕈氨酸等神经毒素华丽牛肝菌:可引起幻觉和精神错乱裸盖菇属:含致幻物质,影响感知

肝肾损害型中毒最危险的中毒类型肝肾损害型中毒是致死率最高、最危险的毒蘑菇中毒类型,必须引起高度重视!01潜伏期(6-12小时)食用后无明显症状,容易被忽视,错过最佳治疗时机02假愈期(12-24小时)初期胃肠症状缓解,患者误以为已经康复,实际毒素正在破坏内脏03内脏损害期(24-72小时)突然出现肝功能衰竭、肾功能衰竭、黄疸、少尿或无尿04多器官衰竭期如不及时救治,可能导致死亡。即使抢救成功也可能留下永久性损伤特别警告:白毒鹅膏、致命鹅膏等剧毒蘑菇可引起此类中毒,致死率高达90%以上!一旦误食,必须立即就医,不能等待症状出现。

第四章预防毒蘑菇中毒的关键措施预防毒蘑菇中毒的最有效方法就是坚决不采摘、不购买、不食用野生蘑菇。任何侥幸心理和所谓的辨别经验都可能带来致命后果。让我们共同践行安全原则,守护生命健康。

不采摘、不购买、不食用野生蘑菇不采摘无论在山林、草地还是公园,都不要采摘野生蘑菇。即使是经验丰富的采菇人也可能误判,普通人更是难以辨别。不要因为好奇或贪图美味而冒生命危险。不购买市场上来源不明的野生蘑菇同样存在巨大风险。小商贩、路边摊售卖的野生蘑菇缺乏安全保障,不要购买。只购买正规渠道销售的人工栽培蘑菇。不食用坚决拒绝食用任何来源不明的蘑菇,包括朋友、邻居赠送的野生蘑菇。不轻信民间偏方和网络上的鉴别方法,这些经验往往不可靠,可能害人害己。常见错误认知颜色鲜艳的有毒,素色的安全生虫的蘑菇没有毒用银器试毒可以鉴别和大蒜一起煮能解毒

文档评论(0)

153****251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