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公安招警考试历年真题.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25年公安招警考试历年真题

考试时间:______分钟总分:______分姓名:______

第一部分常识判断

1.我国现行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制度是()。

2.《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施行于哪一年?()

3.根据我国《刑法》规定,犯罪未遂是指()。

4.我国国家机构的根本组织原则是()。

5.与“长江”相对应的欧洲河流是()。

6.在我国,行政行为的效力主要是()。

7.引发洪涝灾害的主要气象因素之一是()。

8.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

9.“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强调的是()。

10.公安机关在办理行政案件时,对于情节特别轻微,依法可以()。

11.2024年,我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于何时在北京召开?()

12.联合国总部位于哪个国家?()

13.下列关于法的本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14.生物多样性减少的主要原因是()。

15.我国著名的“四大发明”不包括()。

第二部分言语理解与表达

16.阅读以下文字,回答问题:

在现代社会,信息技术飞速发展,互联网已成为人们获取信息、沟通交流、参与社会生活的重要平台。然而,信息爆炸也带来了诸多挑战,虚假信息、网络谣言的传播扰乱了社会秩序,损害了公众利益。如何提高信息辨别能力,理性看待网络信息,已成为每个网民必须面对的问题。只有加强媒介素养,培养批判性思维,才能在信息洪流中保持清醒,做出明智判断。

根据上述文字,以下哪种观点在文中没有体现?

A.互联网对现代社会生活至关重要。

B.信息爆炸带来了积极的影响。

C.虚假信息传播是网络时代的突出问题。

D.提高信息辨别能力是每个网民的责任。

17.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这座古建筑虽然历经数百年风雨,但依然_______,彰显着非凡的工艺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A.原封不动

B.毫发无损

C.破旧不堪

D.荒废闲置

18.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通过这次培训,使我对公安工作的性质和任务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B.是否坚持科学的工作方法,是提高公安工作效率的关键。

C.为了防止不再发生类似的安全事故,我们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

D.他的演讲内容丰富,语言生动,给everyone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19.阅读以下文字,回答问题:

春天的公园里,桃花、樱花竞相开放,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微风吹过,花瓣随风飘落,仿佛下了一场美丽的雪。孩子们在草地上放风筝,欢声笑语不断。公园里充满了生机和活力,吸引着无数市民前来休闲游玩。

根据上述文字,公园春天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A.寂静无声

B.万物凋零

C.生机勃勃

D.萧条冷清

20.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面对复杂多变的警情,民警们需要保持高度的_______,迅速做出判断和处置。

A.谨慎

B.鲁莽

C.轻松

D.激动

第三部分数量关系

21.若a=1/2+1/6+1/12+...+1/60,则a的值是()。

22.一项工程,甲队单独做需要10天完成,乙队单独做需要15天完成。两队合作,需要多少天可以完成这项工程?

23.某商品原价200元,先提价20%,再降价20%,现在的价格是多少元?

24.一只青蛙每次能跳3米,如果它每次跳的距离都比前一次多1米,那么它跳5次一共能跳多远?

25.有红、黄、蓝三种颜色的球,每种颜色有10个。至少需要取出多少个球,才能保证取出两种颜色相同的球?

第四部分判断推理

26.观察以下数列的规律,填入括号内的下一个数字是()。

2,4,8,16,(),64

27.“法律”与“宪法”的关系是()。

A.整体与部分

B.种属关系

C.原因与结果

D.对立关系

28.“医生”对于“医院”的关系,类似于“警察”对于()。

A.监狱

B.派出所

C.法庭

D.学校

29.定义:犯罪预备是指为了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犯罪行为。下列选项中,属于犯罪预备的是()。

A.甲持刀闯入某家,意图杀害户主,但发现户主不在家而离开。

B.乙为了抢劫银行,准备了匕首和面具,但在行前得知银行加强了安保措施而放弃抢劫。

C.丙与丁合谋盗窃公司财物,丙负责提供作案工具,丁负责踩

文档评论(0)

158****704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