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热加工工艺》2022年7月第51卷第14期
铝合金冷热循环稳定化技术进展
张锋,韩冬,段述苍,高世凯,张鑫
(西安航天动力机械有限公司,陕西西安710025)
摘要:尺寸稳定化处理是高精度铝合金件加工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常规的稳定化工艺已难以满足铝合金精密
加工的需要,冷热循环尺寸稳定化方法作为一种高效、精密的铝合金件稳定化处理新技术,得到了较快的发展。介绍了
几种铝合金稳定化处理方法,着重对冷热循环稳定化处理机理研究发展状况、设备等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铝合金:冷热循环:稳定化
DOI:10.14158/ki.1001-3814
中图分类号:TG16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3814(2022)14-0023-04
TechnicalProgressonStabilizationofColdandHotCirculation
ofAluminumAlloy
ZHANGFeng,HANDong,DUANShucang,GAOShikai,ZHANGXin
XianAerospacePowerMachineryCo.,td.,10025,China)
Abstract:Thedimensionalstabilizationtreatmentisoneoftheimportantresearchdirectionsofhigh-precisionaluminum
alloyprocessing.Theconventionalstabilizationprocessisdifficulttomeettherequirementofprecisionmachiningofthe
aluminumalloy
treatingthealuminumalloypieceswithhighefficiencyandprecision
stabilizationtreatmentmethodsofaluminumalloywereintroduced.Themechanism,researchanddevelopmentofcoldand
hotcyclestabilizationtreatment,equipmentandsoonwerereviewed.
Keywords:aluminumalloy;hotandcoldcycle;stabilization
铝合金具有高比强度、热稳定性、耐腐蚀性、良
1铝合金的稳定化处理方法
好的可加工性、优良的可再生性、丰富的资源、轻便
的成本和低成本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军铝合金稳定化处理方法有:自然时效法、热时效
事等领域,成为理想的轻质材料11-21。高强度铝合金通法、振动时效法、机械拉伸法、冷热循环时效法等。
过固溶和时效强化后,构件的表面和心部之间的温自然时效法就是将构件放在室温条件下放置一
差大,且在快速冷却期间会产生结构转变的异步性,段时间,以便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释放构件中的残余
从而导致构件中的残余应力增大国。冷热循环作为应力,从而使构件尺寸得到稳定。自然时效不需要增
高效、新型的铝合金稳定化处理方法,目前有较快的加专用设备,操作简单易行,但时效周期太长且应力
发展。研究表明,残余应力是引发其尺寸稳定性差的消除效果有限,不适用于精度要求高的批量生产。热
主要因素之一。铝合金制件经加工后尺寸难以满时效法是将构件加热到一定温度并保持一定时间,
足精度要求,因此需要在加工过程中对铝合金进行以便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释放构件的残余应力。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基于物联网云平台的TIG_MIG智能控制系统设计与应用.pdf
- 焊接工艺参数对焊接接头温度场的影响.pdf
- 预热温度对钼薄壁管激光焊接接头性能的影响.pdf
- 管道内壁焊斑振动抛光工艺.pdf
- 基于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的冷金属过渡电弧增材制造AZ31镁合金焊道截面尺寸研究.pdf
- 城市轨道交通薄壁槽形梁车桥动力特性试验研究.docx
- 钎焊温度对蓝宝石与钛合金接头组织和性能的影响.pdf
- FeCoNiCrCu_(0.5)高熵合金与304L不锈钢电阻点焊的试验研究.pdf
- GW103K镁合金热处理过程表面换热系数求解与验证.pdf
- 生物镁合金的合金化提高耐腐蚀性的研究现状.docx
- 镍基合金表面电子束熔覆Co_CeO_2复合涂层的耐磨性研究.pdf
- 高牌号无取向电工钢的工艺及性能优化研究.pdf
- 基于PCA-IABC-ELM的管道腐蚀速率预测.pdf
- Ni-CNTs含量对In-Sn-50Ag 3D封装焊点的显微组织与剪切性能的影响.pdf
- Mo元素对TiC(100)_α-Fe(100)界面稳定性及电子特性影响的第一性原理计算.pdf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