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学习实验双向聚酰胺薄膜层析凝胶层析分离与鱼精蛋白.ppt

基础学习实验双向聚酰胺薄膜层析凝胶层析分离与鱼精蛋白.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优选)基础学习实验双向聚酰胺薄膜层析凝胶层析分离与鱼精蛋白;第一部分,转录因子DNA结合位点预测分析;/pub/programs.html;第四页,共34页。;第五页,共34页。;第二部分,DNS-氨基酸的双向聚酰胺薄膜层析

凝胶层析分离血红蛋白与鱼精蛋白;第七页,共34页。;第八页,共34页。;背景;第十页,共34页。;;层析的两种相;按层析过程的机理分类:

分配层析:根据不同组分在不同溶剂中分配系数不同而使物质分离的方法称为分配层析。

吸附层析:吸附是两相成一界面,溶质在表面密集的现象。以吸附剂为固定相,根据待分离物与吸附剂之间吸附力不同而达到分离目的的一种层析技术称为吸附层析。常用吸附剂:活性碳、硅。

离子交换层析:是以离子交换剂为固定相,根据物质酸碱度、极性和分子大小差异而将物质予以分离的一种方法。

凝胶层析(分子筛)利用凝胶颗粒形成具有三维空间多孔性网络结构的物质,不带电荷,可起滤过或“筛”的作用。

亲和层析是利用生物分子间所具有的专一性亲和力的层析技术。;层析法分类;层析法分类;吸附层析;分配层析技术(液-液层析法);分配层析技术;分配层析技术;亲和层析法;亲和层析示意图;离子交换层析;凝胶层析技术;凝胶层析的原理

分子大小不同混合物上柱;

洗脱开始,小分子扩散进人凝胶颗粒内,大分子被排阻于颗粒之外;

大小分子分开:

大分子行程较短,已洗脱出层析柱,小分子尚在进行中。;;凝胶层析的基本概念;;当分子的Kd=0时,Ve=Vo即该分子被完全排阻于凝胶颗粒之外,全部分布于流动相里,固定相里分布为零(A);

当分子的Kd=1时,Ve=Vo+Vi即该分子完全不被排阻,均匀的分布在流动相和固定相里,两相比值为1(C);

当0Kd1时,Ve=Vo+Kd*Vi即表明分子受到部分排阻(B)。;原理

聚酰胺薄膜层析是一类特殊的分配层析。混合物随流动相通过聚酰胺薄膜时,由于被分离物质与薄膜形成氢键,而各物质形成氢键的能力不同,决定吸附力的差异,吸附力强,展层速度慢,吸附力弱,展层速度快。

展层溶剂与被分离物质在聚酰胺离子表面竞争形成氢键,选择适当的展层溶剂,使被分离物质??溶剂与聚酰胺薄膜表面之间的分配系数有最大差异。易溶于展层剂的所受的动力作用大,展层速度快,反之,速度慢。;本实验中,聚酰胺上的氨基与氨基酸(AA)的羰基形成氢键,酰胺基团上羰基与AA中羟基或酚基形成氢键。由于有些AA结构相似,如只采用一种溶剂系统进行单向层析,难达到完全分离的目的。因此可选择另一溶剂系统进行第二向层析。这种层析方法称为双向层析。

第一向:苯-冰醋酸溶剂

第二向:甲酸-水

显色:二甲氨基萘磺酰氯(DNS-Cl)可与氨基酸的游离氨基结合成DNS-氨基酸。形成的DNS-氨基酸在紫外光下呈黄色荧光。

;实验操作;3、操作注意事项:

严格控制点样位置以及点样直径。

展层时勿将点样点浸入展层剂中。

展层后必须经电吹风将膜吹干。

紫外光对眼睛有害不要把头伸到灯下观察。;;谢谢大家!

文档评论(0)

WorkHarder202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