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2026四川虹信软件股份有限公司招聘招聘30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浓缩300题)
第一部分单选题(100题)
1、“抓住了民情、民意、民生、民力,就抓住了行政根本”,这里“行政根本”主要指:
A.政府的行政职能
B.政府的依法行政水平
C.政府的为民宗旨
D.政府的行政执法能力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管理知识。“民情、民意、民生、民力”都是围绕着人民所展开的,体现的是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所以“行政根本”主要指政府的为民宗旨。故本题选C。【解析拓展】A项:行政职能,是指行政主体作为国家管理的执行机关,在依法对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公共事务进行管理时应承担的职责和所具有的功能。它体现着公共行政活动的基本内容和方向,是公共行政本质的反映。题干中“行政根本”主要指政府的为民宗旨,与行政职能无关。A项不符合题意,故排除。B项:依法行政是指行政机关必须根据法律法规的规定设立,并依法取得和行使其行政权力,对其行政行为的后果承担相应的责任的原则。题干中“行政根本”主要指政府的为民宗旨,与依法行政水平无关。B项不符合题意,故排除。D项:行政执法是指行政主体依照行政执法程序及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对具体事件进行处理并直接影响相对人权利与义务的具体行政法律行为,是国家行政机关在执行宪法、法律、行政法规或履行国际条约时所采取的具体办法和步骤,是为了保证行政法规的有效执行,而对特定的人和特定的事件所做的具体的行政行为。题干中“行政根本”主要指政府的为民宗旨,与行政执法能力无关。D项不符合题意,故排除。
2、苏轼“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是指哪个传统节日()。
A.寒食节
B.端午节
C.七夕节
D.春节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人文常识。苏轼《浣溪沙·端午》:“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流香涨腻满晴川。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佳人相见一千年。”题目中诗句的意思为,彩色的丝线轻轻缠绕在红润的玉臂上,祛邪驱鬼、保佑平安的符录在美丽的发髻上斜挂着。本诗描写了当时女子欢度端午佳节的情景。A项错误,寒食节为清明节前一天,有禁止生火,吃冷食的习俗。B项正确,在屈原的传说尚未广泛流传前,端午的习俗仍因袭对恶日的禁忌,以保健、避疫为主要原则。一般有悬艾叶、菖蒲、蒜头,悬五彩线(中国古代崇拜五色,以五色为吉祥色),写符念咒等。C项错误,七夕为农历七月初七,女子有向织女乞巧的习俗。D项错误,春节为农历正月初一,有放鞭炮、贴春联等习俗。故本题选B。
3、诗句“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南西北风”描写的是()。
A.松树
B.野草
C.竹子
D.柏树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人文历史。“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出自清代郑燮的《竹石》,这是一首赞美岩竹的题画诗,也是一首咏物诗,着力表现了竹子那顽强而又执着的品质。故本题选C。
4、张某、黄某两人是大学同学,毕业后合租了一间公寓同住,黄某向张某借了一大笔钱,但过了约定还款日期后,仍未还钱,经屡次追债无果后,张某因此怀恨在心。一日,张某往饮水机里的水下毒,想毒死黄某,在黄某下班回家前,张某想起黄某大学时曾经帮助过自己,不忍心杀他,于是把下了毒的饮用水倒掉了,张某的行为属于()。
A.犯罪预备
B.犯罪既遂
C.犯罪中止
D.犯罪未遂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刑法相关知识。A项错误,《刑法》第22条第1款规定:为了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是犯罪预备。”犯罪预备,是指直接故意犯罪的行为人为了实施某种能够引起预定危害结果的犯罪实行行为,准备犯罪工具,制造犯罪条件的状态。题干中所述情形已经过了预备阶段,所以选项错误。B项错误,犯罪既遂指行为人主观方面必须是直接故意;行为人必须已经着手实行犯罪;行为人的行为具备了某种犯罪的基本构成的全部要件。题干中并没有完成犯罪的行为,没有构成任何伤害,不构成犯罪既遂。C项正确,《刑法》第24条第1款规定犯罪中止的概念是:“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是犯罪中止。”题干中是张某自己内心原因放弃犯罪,且有效阻止了犯罪结果的发生,属于犯罪中止。D项错误,根据《刑法》第23条的规定,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题干中是张某自己的原因放弃犯罪,不构成犯罪未遂。故本题选C。
5、阿倍仲麻吕曾经是日本奈良时代派遣到()朝的留学生。
A.唐
B.宋
C.元
D.明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人文历史。阿倍仲麻吕,汉名朝衡(又作晁衡),字巨卿。中日文化交流杰出的使者。日本奈良时代的遣唐留学生之一,开元五年来唐,学习中国文化。故本题选A。
6、常被公认为衡量国家经济状况的重要指标是国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