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七年级历史3.9.秦统一中国 同步练习.doc

统编版七年级历史3.9.秦统一中国 同步练习.doc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9课《秦统一中国》同步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共15题)

1.?秦国能够完成统一大业的根本原因是()

A.商鞅变法使秦国实力大增

B.秦王嬴政的雄才大略

C.六国实力弱小

D.秦国地理位置优越

2.?秦统一中国的时间是()

A.公元前230年

B.公元前221年

C.公元前207年

D.公元前202年

3.?秦朝的都城定在()

A.镐京

B.洛邑

C.咸阳

D.长安

4.?秦始皇为加强中央集权,在中央设立的官职不包括()

A.丞相

B.太尉

C.御史大夫

D.郡守

5.?秦朝在地方上实行的行政制度是()

A.分封制

B.郡县制

C.行省制

D.禅让制

6.?秦始皇统一文字,规定全国通用的标准字体是()

A.甲骨文

B.金文

C.小篆

D.隶书

7.?秦朝为巩固统一,在经济领域采取的措施是()

A.统一文字

B.统一货币和度量衡

C.焚书坑儒

D.修筑长城

8.?秦始皇下令修筑长城的主要目的是()

A.显示秦朝强大国力

B.抵御匈奴的进攻

C.供后人游览观光

D.划分疆域界限

9.?秦朝统一后,铸造的标准货币是()

A.刀币

B.布币

C.圆形方孔半两钱

D.蚁鼻钱

10.?下列关于郡县制的说法,正确的是()

A.郡县长官由诸侯世袭

B.郡是比县低一级的行政单位

C.有利于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D.是秦朝独有的行政制度

11.?秦始皇为了加强思想控制,采取的措施是()

A.统一文字

B.焚书坑儒

C.推行郡县制

D.修筑灵渠

12.?灵渠的修建沟通了哪两条河流()

A.长江和黄河

B.珠江和长江

C.淮河和长江

D.黄河和淮河

13.?秦朝的疆域东至()

A.陇西

B.南海

C.东海

D.长城一带

14.?下列不属于秦始皇巩固统一措施的是()

A.统一车轨

B.修筑长城

C.实行分封制

D.统一度量衡

15.?秦统一中国的历史意义不包括()

A.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长期战乱的局面

B.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

C.促进了各地经济文化的交流

D.推翻了夏朝的统治

二、材料分析题(共4题)

1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李白《古风·秦王扫六合》

材料二:秦朝的统一,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长期的分裂割据,开创了中国历史上首次大一统的局面。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

(1)材料一中的“秦王”指的是谁?“扫六合”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说秦统一中国的历史意义。

1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丞相绾等言:“诸侯初破,燕、齐、荆地远,不为置王,毋以填之。请立诸子,唯上幸许。”

材料二:廷尉李斯议曰:“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足易制。天下无异意,则安宁之术也。置诸侯不便。”

——《史记·秦始皇本纪》

(1)材料一中丞相绾的建议是什么?材料二中李斯的主张是什么?

(2)秦始皇最终采纳了谁的建议?这一决策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1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字。

——《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二:秦朝统一货币后,圆形方孔半两钱在全国流通,结束了以往货币形制不一、折算困难的局面;统一度量衡后,长度、容量、重量都有了统一的标准,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1)材料一反映了秦始皇在哪些方面采取的巩固统一措施?

(2)结合材料二,说说这些措施的实施有何重要意义。

1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秦始皇帝者,秦庄襄王之子也。庄襄王为秦质子于赵,见吕不韦姬,悦而取之,生始皇。以秦昭王四十八年正月生于邯郸。及生,名为政,姓赵氏。年十三岁,庄襄王死,政代立为秦王。当是之时,秦地已并巴、蜀、汉中,越宛有郢,置南郡矣;北收上郡以东,有河东、太原、上党郡;东至荥阳,灭二周,置三川郡。吕不韦为相,封十万户,号曰文信侯。招致宾客游士,欲以并天下。

——《史记·秦始皇本纪》

(1)根据材料,秦始皇继位时秦国的疆域已经具备了怎样的基础?

(2)结合所学知识,说说秦始皇为“并天下”采取了哪些策略,最终结果如何?

参考答案及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1.?答案:A

解析:秦国完成统一的根本原因是自身实力强大,商鞅变法使秦国经济、军事得到极大发展,为统一奠定了物质基础;B、C、D是重要原因,但非根本原因。

2.?答案:B

解析: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灭掉六国,完成统一,建立秦朝;公元前230年是秦国开始灭六国

文档评论(0)

132****514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