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2021-2022学年一年级上册语文课文4第13课乌鸦喝水同步练习B卷.docVIP

部编版2021-2022学年一年级上册语文课文4第13课乌鸦喝水同步练习B卷.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PAGE1页共NUMPAGES1页

部编版2021-2022学年一年级上册语文课文4第13课《乌鸦喝水》同步练习B卷

姓名:________班级:________成绩:________

亲爱的小朋友,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你们掌握了多少知识呢?今天就让我们来检测一下吧!一定要仔细哦!

一、基础运用(共5题;共32分)

1.(4分)读拼音,写词语。

wèijiè

zhuāngshì

héxié

shǎngwǔ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suìdào

yōulǜ

ménglóng

shēngqìbóbó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2.(12分)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白浪________晶莹________明珠________

银花________虎啸________?秋雨________

3.(9分)我会查字典。

“识”字的音节是________,字义是________。

“浑”字的音节是________,字义是________。

“复”字的音节是________,字义是________。

4.(2分)“引吭高歌”在文中写出了丹顶鹤的()美。

A.音色美????

B.姿态美????

C.脖子美????

5.(5分)选择正确的读音

相(xiānɡ?xiān)???伴(bàn?bànɡ)???秤(chēnɡ?chènɡ)

尝(chánɡ?chán)???砸(zá?zhá)???慌(huānɡ?hānɡ)

二、阅读理解(共1题;共5分)

6.(5分)(2020·丰润模拟)阅读一《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节选。

有人说过这样一句话: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其实,这句话本身就是一个真理。

纵观千百年来的科学技术发展史,那些定理、定律、学说的发现者、创立者,差不多都很善于从细小的、司空见惯的自然现象中看出问题,不断发问,不断解决疑问,追根求源,最后把“?”拉直变成”!”,找到了真理。

波义耳是17世纪英国著名化学家。一天,他急勿勿地向自己的实验室走去,路过花圃时,阵阵醉人的香味扑鼻而来,他这才发现花圃里的花开了。他摘下几朵紫罗兰插入一个盛水的烧瓶中,然后开始和助手们做实验。不巧的是,一个助手不慎把一滴盐酸溅到紫罗兰上,爱花的波义耳急忙把冒烟的紫罗兰用水冲洗了一下,重新插入花瓶中。谁知过了一会儿,溅上盐酸的花瓣奇迹般地变红了,波义耳立即敏感地意识到,紫罗兰中有一种成分遇盐酸会变红。那么,这种物质到底是什么?别的植物会不会有同样的物质?别的酸对这种物质会有什么样的反应?这一奇怪的现象以及一连串的问题,促使波义耳进行了许多实验。由此他发现,大部分花草受酸或碱的作用都会改变颜色,其中以石蕊地衣中提取的紫色浸液最明显,它遇酸变成红色,遇碱变成蓝色。利用这一特点,波义耳制成了实验中常用的酸碱试纸--石蕊试纸。从那以后,这种试纸一直被广泛应用于化学实验中。

(1)节选的这部分,是通过先概括写________,再具体写了________。

(2)“司空见惯”的意思是________。下文中的什么原本是“司空见惯”?________

(3)?”在第三段中指的是________;“!”在第三段中指的是________。从第二段中________这个词语,可以看出,作者要用“?”“!”,而不能用“问号、叹号”,因为这样写很形象。

三、语言表达(共1题;共5分)

7.(5分)我会说(造句)。

①明白

②干净

③赶快

参考答案

一、基础运用(共5题;共32分)

答案:1-1、

考点:

解析:

答案:2-1、

考点:

解析:

答案:3-1、

考点:

解析:

答案:4-1、

考点:

解析:

答案:5-1、

考点:

解析:

二、阅读理解(共1题;共5分)

答案:6-1、

答案:6-2、

答案:6-3、

考点:

解析:

三、语言表达(共1题;共5分)

答案:7-1、

考点:

解析: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75****109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