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草莓栽培措施
一、草莓栽培概述
草莓作为一种广受欢迎的浆果类作物,因其甜美的口感和丰富的营养价值而备受青睐。科学的栽培措施是保证草莓产量和品质的关键。本指南将从选址、品种选择、土壤管理、水肥调控、病虫害防治等方面详细阐述草莓栽培的核心要点,帮助种植者高效、健康地种植草莓。
二、栽培准备阶段
在正式种植草莓前,需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确保栽培环境的适宜性。
(一)选址与土壤准备
1.选址要求:草莓适宜在阳光充足、排水良好的环境中生长。选择地势平坦、通风透气的地块,避免低洼易涝区域。
2.土壤改良:草莓喜欢偏酸性土壤(pH值5.5-6.5),可通过添加腐熟有机肥(如堆肥、鸡粪)和少量石灰粉调节土壤酸碱度。土壤需深耕(25-30厘米),并清除石块、杂草等杂物。
(二)品种选择
1.主推品种:根据当地气候条件选择抗病性强、产量高的品种,如丰香、红颜、章姬等。
2.种植形式:可采用匍匐茎繁殖或母株分割法,确保种苗健康无病虫害。
三、种植技术要点
草莓种植过程需严格遵循技术规范,确保成活率和生长质量。
(一)种植时间
1.春季种植:一般在3-4月进行,气温稳定在10℃以上时最佳。
2.秋季种植:9-10月为佳,可避开高温期,促进根系生长。
(二)种植密度与方式
1.行距:60-70厘米,株距15-20厘米,保证单株光照和通风。
2.种植深度:根颈部与土壤表面平齐,避免埋土过深导致腐烂。
(三)水肥管理
1.浇水要点:保持土壤湿润,避免积水。定植后立即浇透水,生长期每周1-2次,果实膨大期增加频率。
2.肥料施用:
(1)基肥:种植前施足腐熟有机肥,每亩2000-3000公斤。
(2)追肥:生长前期以氮肥为主(如尿素,每亩50克),开花结果期增施磷钾肥(如磷酸二氢钾,每亩100克)。
四、田间管理
草莓生长期间需密切观察并及时处理异常情况。
(一)植株调整
1.除草:人工或机械清除杂草,避免与草莓竞争养分。
2.通风透光:适时疏除过密枝叶,保证中心通风。
(二)病虫害防治
1.主要病害:灰霉病、白粉病,可通过喷洒多菌灵或百菌清预防。
2.主要虫害:蚜虫、红蜘蛛,可使用吡虫啉或阿维菌素防治,注意轮换用药。
(三)匍匐茎管理
1.匍匐茎繁殖:及时剪除多余匍匐茎,集中养分供应主株生长。
2.人工诱导:可适当增加光照和水分,刺激匍匐茎萌发。
五、采收与保鲜
草莓成熟后需及时采收,以保证品质。
(一)采收标准
1.果实八成熟时采收,果色均匀、有光泽、无机械损伤。
2.每日清晨或傍晚气温较低时进行,避免高温时段损伤果皮。
(二)保鲜措施
1.初期处理:去除花萼和残留农药,轻拿轻放避免挤压。
2.保存方法:冷藏(0-5℃)可延长保鲜期3-5天,需使用保鲜膜包裹。
**三、种植技术要点**
草莓种植过程需严格遵循技术规范,确保种苗成活率和后续生长质量,为最终的高产优质打下坚实基础。
(一)种植时间选择
选择合适的种植时间对于草莓的早期生长和整个产季至关重要。需结合当地气候特点进行确定。
1.**春季种植窗口**:通常在土壤解冻、气温逐渐回升后进行。具体时间一般在当地日平均气温稳定在10℃以上时启动。此时种植,种苗能够较快地恢复生长,利用春季的温暖和适宜降水,为夏季的开花结果积累养分。过早种植气温过低,不利于根系恢复和成活;过晚则可能错过最佳生长季节,影响早期产量。
2.**秋季种植时机**:选择在夏季高温结束、秋季气温尚可的季节进行。一般而言,9月至10月是较为理想的秋季种植期。此时种植,草莓可以避开夏季的高温和强光胁迫,在相对凉爽的气候条件下促进根系快速生长和发育,有利于越冬和来年春季的旺盛生长。秋季种植的草莓通常能获得更大的植株和更高的早期产量。
(二)种植密度与方式
合理的种植密度和规范的种植方式,不仅关系到单位面积内果实的总产量,也影响着单果的果实品质和通风透光条件。
1.**合理确定行株距**:根据品种特性、栽培管理水平和预期产量来确定。常见的种植模式是采用宽窄行种植,例如宽行距设置为60-70厘米,便于田间作业和管理;窄行距设置为40-50厘米,保证草莓植株之间的通风透光。株距通常控制在15-20厘米左右,确保每株草莓有足够的生长空间,避免过度拥挤导致营养竞争加剧、果实变小、病害发生几率增加。通过合理的空间布局,保证每株草莓都能接收到充足的阳光,促进花芽分化和果实着色。
2.**规范种植深度与手法**:种植深度是影响草莓成活率的关键因素之一。应将草莓苗的根系自然舒展,将根颈部(即根与茎的连接部位)与土壤表面保持平齐或略高于地面。切忌种植过深,导致根颈部被埋入土中,容易引发腐烂,影响呼吸和生长;也不宜种植过浅,根系容易暴露于地表,在干旱或低温时受到胁迫。种植时手法要轻柔,避免损伤根系,确保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