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陕西省西安市未央区初三语文试题模拟试题含解析.docVIP

2024-2025学年陕西省西安市未央区初三语文试题模拟试题含解析.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24-2025学年陕西省西安市未央区初三语文试题模拟试题

注意事项

1.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

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

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

5.如需作图,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

一、积累与运用

1.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人,能力有___________,水平有___________既然出来打天下,既然要与人争高下,输赢都是正常的。只要不怕强手,敢于“亮剑”,屡败屡战,自强不息,我就可能杀出自己的一片天地。即使输了,也是虽败犹荣。“_______,_________”诚哉斯言。

A.大小高低怕不丢人输才丢人

B.高低大小输不丢人怕才丢人

C.高低大小怕不丢人输才丢人

D.大小高低输不丢人怕才丢人

2.下列句子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名词是词类的种,属于实词,表示人、事物、地点或抽象概念的名称。例如:“娃娃”、“姑娘”、“青年”。

B.“我向下迈出了最后一步,然后踩到了底部凌乱的岩石,扑进了爸爸强壮的臂弯里……(莫顿·亨特《走一步,再走一步》)。

C.目之所及,距离森林边缘八、九公里的地方开满了黄灿灿的油菜花。

D.重视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推广新能源机械,强化工矿企业污水治理:这些都是环境治理的有效措施。

3.下列文学常识、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成语“无人问津”“一鼓作气”“德隆望尊”分别出自《桃花源记》《曹刿论战》《送东阳马生序》。

B.词是一种诗歌体裁,其句子有长有短,便于歌唱,它始于南朝梁代,形成于唐代,兴盛于宋代。

C.金柝即刁斗,三足一柄,白天用以烧饭,夜晚用以打更;花黄是古代妇女的一种面饰。

D.“髫”指古代青年头上扎起来的下垂头发,未冠者头发下垂,故常用“垂髫”代指青年。

4.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这也许是一种取巧的写法,但似乎也无可非议,因为谁也不能规定作者必须怎样写。

B.他们疼爱孩子,孩子也孝敬他们,一家人相濡以沫,生活美满幸福。

C.如果我们把缺点、错误掩盖起来,装作看不见,那无异于饮鸩止渴。

D.我们应该向先进企业学习,起初可能是邯郸学步,但终究会走出自己的路来。

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她能安顿个体心灵、振奋民族精神、启迪民众心智,引领中华民族数千年坚毅前行

B.专家一致强调,一个没有阅读的学校永远不会有真正的教育,所以,首先要做的就是拯救阅读,特别是学生的阅读。

C.好一幅“梅花闹春”图,这妙手回春之作,把人们带进了融融春光之中。

D.总书记多次引经据典谈反腐,向古人借智慧,对今人敲警钟。

6.按照中国传统纪年之一的干支纪年法,2017年是丁酉鸡年。“鸡”在我国传统文化中有其独特的象征意义。《桃花源记》一文中的“阡陌交通,鸡犬相闻”一句就表现了桃花源中宁静祥和的生活环境。汉语成语中也有许多带有“鸡”字的成语,请你写出两个成语:、。(要求:不得重复使用本试卷中出现过的内容)鸡年,中国邮政总公司发行丁酉年特种邮票,面值1.2元(如图)。新的特种邮票巧妙地将我国的传统文化与邮票设计结合起来,请你结合我国的传统文化来介绍一下这枚邮票,并运用至少一种修辞手法,字数60字左右。

7.(1)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

①求之不得,_____________________。(《关雎》)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良多趣味。(郦道元《三峡》)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

④晓镜但愁云鬓改,_____________________。(李商隐《无题》)

⑤_____________________,西北望,射天狼。(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⑥落红不是无情物,_____________________。(龚自珍《己亥杂诗》)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名句。

①《醉翁亭记》中把醉与乐统一起来,点出全文主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表达壮志未酬而人已老的抑郁、悲愤之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8.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82****180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