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特殊路基施工工艺
作为在路桥施工一线摸爬滚打了十余年的老施工员,我常跟新来的徒弟说:“普通路基像建平房,按标准垒砖就行;特殊路基则像在软沙滩上盖高楼,每一步都得掏出十二分的心思。”特殊路基,指的是处于软土、湿陷性黄土、冻土、膨胀土等特殊地质条件下的路基,这些”特殊”二字背后,藏着数不清的施工难题——可能前一夜下点雨,第二天路基就”软脚”;也可能挖开表层土,底下突然冒出水泡,把刚填的砂石全泡散了。今天咱就掰扯掰扯这些特殊路基的施工工艺,既是经验总结,也算给后辈们提个醒儿。
一、特殊路基的”特殊”在哪儿?先摸清楚”脾气”
要解决问题,得先了解问题。特殊路基的特殊性,本质上是地质条件的特殊性。举个简单例子:南方常见的软土路基,土里头水多、承载力差,踩上去像踩棉花;西北的湿陷性黄土路基,平时硬邦邦的,一遇水就”塌架子”;东北的冻土路基更绝,冬天硬得能当混凝土用,夏天一化就成烂泥塘;还有西南的膨胀土路基,干了缩成龟裂纹,湿了又鼓成小土包。这些”脾气”直接决定了施工工艺的选择——就像给不同病人开药,得先号准脉。
记得早年在江浙修高速时,有段路要穿过一片稻田。开工前勘察报告写着”典型滨海相软土,层厚8-12米”,但现场一挖,发现表层30厘米是硬壳层,底下全是灰黑色淤泥,手一捏能挤出水来。当时项目经理拍着我的肩膀说:“老张,这活要是干砸了,通车后路基得像波浪线似的。”那时候我就明白,特殊路基施工,第一步是”吃透”地质,第二步才是想办法”治”它。
二、各显神通:不同特殊路基的施工工艺
(一)软土路基:排水固结是核心,慢慢来才是快
软土路基的关键词是”水”和”软”。土体含水量高、孔隙比大、压缩性强,最直接的后果就是路基沉降大、沉降时间长。咱们的目标是让软土尽快”脱水变硬”,常见的工艺有三种:
排水固结法
这是最常用的办法,原理就像拧湿毛巾——先在软土里插”吸管”(塑料排水板或砂井),再在上面压”石头”(堆载预压),把土中的水慢慢挤出来。我参与过的一个项目,用的是塑料排水板:先把排水板用插板机打到设计深度(一般15-20米),板间距1.2米左右,然后在路基顶面铺50厘米厚的砂垫层当”导水层”,最后堆土预压。预压时间得够,一般要3-6个月,期间得天天测沉降,等连续10天每天沉降量小于1毫米,才能卸载预压土。有回赶工期,施工队想提前卸载,结果通车半年后路基下沉了20厘米,返工花的钱比多等俩月贵十倍,这就是教训。
水泥搅拌桩法
如果软土层不太厚(10米以内),可以用水泥当”凝固剂”。用深层搅拌桩机把水泥浆和软土强制搅拌,形成水泥土桩,和周围土体一起组成复合地基。这活最关键的是控制水泥用量和搅拌均匀度。有次我在现场抽查,发现一台桩机的水泥泵压力不够,搅拌头提得太快,打出来的桩切开看,水泥和土是分层的,像块花糕。后来把机长叫过来,让他对着不合格的桩挖了重打,还加了个”双控”标准——既控制水泥用量(每米50-60公斤),又控制搅拌时间(每米不低于2分钟),这才把质量稳住。
换填法
要是软土层薄(3米以内),直接”挖掉软土,换填好土”最痛快。换填材料一般用碎石、砂砾或灰土,分层回填、分层压实。记得有个项目,换填时图省事,把碎石和淤泥混着填,结果压实后底下还是软的。后来规定换填层必须”清底彻底、分层碾压”,每层厚度不超过30厘米,用振动压路机碾压6-8遍,这才解决了问题。
(二)湿陷性黄土路基:防”水患”比啥都重要
湿陷性黄土的”湿陷”,指的是土在天然状态下挺结实,一遇水就像被抽了筋骨似的塌陷。咱们的工艺核心就俩字:“防水”和”加固”。
强夯法
用重锤(一般8-25吨)从高处(6-20米)自由落下,砸得黄土颗粒重新排列,孔隙挤小,湿陷性就没了。这活得注意夯点间距和夯击次数。我在甘肃修国道时,有段黄土层厚6米,设计夯击能3000kN·m,夯点按梅花形布置,间距4米。第一遍夯完,地面砸出半米深的坑,第二遍夯中间,最后再用低能量满夯一遍。检测时取土做湿陷性试验,原来的湿陷系数0.08,夯完后降到0.02,达标了。
灰土挤密桩法
在黄土里成孔,然后回填2:8或3:7的灰土,用重锤夯实,形成灰土桩。灰土中的石灰和土发生化学反应,生成胶结物质,既提高承载力,又增强抗水性。有次施工,成孔时遇到地下水位高,孔壁坍塌,后来改成”套管成孔”,边打套管边出土,成孔后立即回填灰土,这才解决了塌孔问题。
垫层法
在路基底部铺一层30-80厘米厚的灰土或碎石垫层,就像给路基穿了件”防水外套”。垫层能隔断地下水上升,还能扩散上部荷载。施工时垫层要分层压实,压实度不低于96%。我见过最离谱的是某项目垫层只用铁锹拍了拍,结果一下雨,水顺着垫层裂缝渗下去,把底下黄土泡软了,路基表面出现了多条裂缝,最后只能挖开重铺。
(三)冻土路基:“冷”是关键,得和温度”斗智”
冻土分季节冻土(冬天冻、夏天化)和多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2中国能建校园招聘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2025中国能建电规总院招聘(北京)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年产200吨聚烯烃催化剂技改项目环评报告书.pdf
- 上海浦东新区中小学教师考试题目汇总2024.docx VIP
- 血细胞形态识别培训课件终版.ppt VIP
- (一模)吉林市2025-2026学年度高三第一次调研测试 英语试卷(含答案解析).docx
- 《汽车维修质量检验》电子教案.pdf
- 工程勘测设计行业质量管理体系专业审核作业指导书.PDF VIP
- 2.2开通抖音直播《直播营销》教学课件.pptx VIP
- 综合实践进位制的认识与探究课件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1).pptx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