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美版七年级美术下册《我们的调色板》教学有感.docxVIP

岭南美版七年级美术下册《我们的调色板》教学有感.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1

岭南美版七年级美术下册《我们的调色板》教学有感

第一次带着岭南美版七年级美术下册的《我们的调色板》走进教室时,我手里没拿提前调好的标准色卡,而是抱了一摞装着清水、颜料和调色盘的塑料盒。上课铃响后,我没急着讲三原色原理,而是举着一个空调色盘问:“有没有人能告诉我,怎么把这盘空白变成春天里刚发芽的柳树颜色?”

后排一个平时不怎么发言的男生突然举手:“得加绿色吧?可直接挤的绿色太亮了,像假的。”这话让教室里瞬间热闹起来,有学生说要加黄,有学生说要加白,还有人反驳“加白会变灰,应该加清水”。我没打断他们的争论,而是把颜料分下去:“那咱们试试,每个人调一种自己眼里的‘柳树绿’,最后咱们把所有调色盘摆在一起看看。”

二十分钟后,讲台上排满了深浅不一的绿色——有的带着点鹅黄,像刚冒头的新芽;有的掺了点淡蓝,像是被风吹凉的颜色;还有个女生加了极少量的赭石,说“柳树干的颜色会透到叶子里”。这时候再讲三原色混合原理,学生们眼里少了往日的迷茫。我指着那些偏黄的绿色说:“这就是黄色和蓝色混合的魔法,只不过每个人加的‘魔法比例’不一样,才调出了独一无二的绿色。”那天我发现,比起把“红+黄=橙”的公式写在黑板上,让学生亲手“试错”更能让他们记住色彩混合的规律,这大概就是建构主义理论里说的“让学习者在主动探索中构建知识”吧。

不过教学里总有意外。有次上课,一个女生对着调色盘掉眼泪,说“怎么调都调不出老师画的那种天蓝色”。我凑过去一看,她的调色盘里堆了好几种蓝颜料,反而显得浑浊。我没拿过她的画笔替她调,而是问她:“你见过的蓝天,是早上的还是下午的?”她说“是放学路上看到的,有点粉粉的”。我就让她少放一点钴蓝,加一点点柠檬黄和更少量的玫瑰红,慢慢调。等她调出那种带着暖调的天蓝色时,眼睛亮得像星星。后来我在备课笔记里写:教学不是把学生变成“复制色彩的机器”,而是帮他们找到属于自己的“色彩语言”,就像每个孩子眼里的蓝天都不一样,调色板本就该有千万种可能。

现在每次上这节课,我都会在教室后面摆一张“色彩故事桌”,让学生把调好的颜色写在便签上,旁边标注“这是我奶奶家院子里月季花的颜色”“这是下雨天窗户玻璃上水珠的颜色”。有次看到一个男生写“这是我弟弟玩具车的颜色,他总拿着它追我跑”,字里行间的暖意,比颜料本身更动人。我突然明白,美术课教的不只是调色技巧,更是让学生学会用色彩观察生活、记录情感。就像那一个个小小的调色盘,装的不只是红、黄、蓝,还有孩子们眼里的世界,和他们心里的温度。

有时候批改作业,看到学生画里那些“不标准”的颜色——比如紫色的树干、橙色的云朵,我不会打叉,而是在旁边画个小笑脸,写“你眼里的世界真特别”。因为我记得自己第一次学调色时,也曾把天空涂成过淡紫色,当时老师没说我错,而是说“这像傍晚快要出现晚霞的天空”。正是那句话,让我觉得画画是件自由的事。如今我成了老师,也想把这份自由传递给学生。毕竟,调色板没有标准答案,就像教育本身,从来不是千篇一律的模具,而是让每个孩子都能在色彩里找到自己的光芒。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小麦文库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