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宁夏育才中学2026届高三年级第一次月考
历史试卷
(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信息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将条形码贴在答题卡指定位置。
2.作答时,务必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及草搞纸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试卷保留。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学者通过测定骨骼标本发现:陶寺文化居民食谱中碳-4植物(如粟、黍等)摄入量占67%,与仰韶文化早期西安半坡居民48%的摄入量相比提高了很多;甚至陶寺文化的家畜也摄入了较多的碳-4植物。与这种变化直接相关的是()
A.青铜农具的发展 B.精耕细作农业的进步
C.石制工具的改进 D.阶级分化的日益明显
2.商朝建立后,以神权强化王权,祭祀活动频繁且隆重,青铜器多作为礼器用于祭祀,造型庄重威严。到了西周,分封制与宗法制紧密结合,青铜器不仅用于祭祀,还常被赋予表彰功绩、彰显身份的作用,造型与纹饰更加规整有序,这一变化说明()
A.青铜工艺水平得到提升B.制度演变影响文化形态
C.封建等级秩序日益巩固D.神权统治地位发生动摇
3.汉代教科书《九章算术》采用问题集的形式,包括方田、粟米、衰分、均输、勾股等九章。如《衰分章》第18题“今有田一亩,收粟六升太半升,今有田一顷二十六亩一百五十九步,问粟几何?”材料反映了汉代()
A.数学成就世界领先B.土地兼并现象严重
C.精耕细作体系完备 D.教育重视社会实践
4.东汉时期,民间立碑之风大盛,故吏和门生各自为府主或业师立碑,地方豪族则参加长吏的立碑活动,所立碑刻包括纪事碑、功德碑、墓碑等。魏晋时期,国家推行碑禁政策,禁止“门生、故吏这样的非血缘性政治团体不经朝廷批准擅自立碑”。这体现出()
A.社会秩序遭到破坏B.中央集权有所加强
C.地方豪强势力消解D.士族专权受到限制
5.《魏书·官氏志》载:“太和十九年(495),诏曰:‘代人诸胄,先无姓族,虽功贤之胤,混然未分。原出朔土,旧为部落大人,而自皇始已来,有三世官在给事已上,及州刺史、镇大将,及品登王公者为姓。’”据此可知()
A.孝文帝改革强化了文化认同 B.北朝重用汉人促进文化交流
C.士族南迁加速了江南的开发 D.占田制推动了民族经济融合
6.树粮是以生产可食用果实、块根和花叶皮为主的“木本粮食”。下表为唐代我国树粮发展的部分记载。据此可知,唐代树粮的发展()
记载
出处
“郑州刘元礼载梨向苏州,苏人宏执信载橘来郑州”
《对梨橘判》
“朕近宫内种柑子树数株,今秋以来,结实一百五颗,乃与江南及蜀道所进无别”
《贺宫内柑子结实表》
A.得益于跨区域贸易发展 B.丰富了民众的物质生活
C.推动了经济重心的南移 D.维护了国家的粮食安全
7.《唐律疏议》规定:“诸占田过限者,一亩笞十,十亩加一等;过杖六十,二十亩加一等,罪止徒一年。若于宽闲之处者,不坐。”其后又规定:“若占于宽闲之处不坐,谓计口受足以外,仍有剩田,务从垦辟,庶尽地利,故所占虽多,律不与罪。”这些规定()
A.反映了唐朝律法宽仁慎刑的特征 B.体现了唐朝政府灵活的税收方式
C.为唐前期的繁荣奠定了法律基础 D.起因于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
8.宋仁宗皇祐、至和年间,欧阳修和苏洵不约而同地率先编写本族的新族谱,范仲淹也开始在苏州创建义庄用以供养族人。张载、二程、朱熹等均极力倡导“管摄天下人心,收宗族,厚风俗,使人不忘本,须是明谱系,收世族,立宗子法”。这些做法()
A.彰显了士大夫阶层的社会担当B.加强了国家基层治理
C.稳定了宋朝社会秩序 D.是民间宗族势力对政权的干预
9.宋朝法律明文规定,佃农在契约期满后可以自由迁徙,地主不得阻拦。两层以上的租佃关系也有了明显的发展,在一些大土地所有制和国有土地中,出现了名为管庄、干仆或管田人的中间承佃者,俗称“二地主”。这反映了当时()
A.门第观念日益淡化 B.人身依附色彩减轻
C.农产品商品化提高 D.政府管理职能增强
10.王安石变法中设置的市易务,不仅严格立法以抑兼并,而且参与到市场的直接经营当中,增加商税,如市例钱,以及坊场、河渡之关税,进一步扩大征榷范围等。据此可知,王安石的这一变法举措()
A.缓和了统治集团内部矛盾 B.达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宁夏育才中学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题.docx
- 宁夏育才中学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docx
- 山西省太原市山西大学附属中学校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总第三次)模块诊断数学试题.docx
- 石家庄市第一中学2026届高三年级统一摸底考试数学试卷.docx
- 石家庄市第一中学2026届高三年级统一摸底考试数学试卷+答案.docx
- 四川省部分高中2026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合质检考试 数学 含解析.docx
- 宜宾三中高2023级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历史答案.docx
- 宜宾三中高2023级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物理试卷答案.docx
- 云南省玉溪第一中学2026届高三上学期适应性测试(四)生物 含答案.docx
- 重庆市巴蜀中学2026届高三9月适应性月考2政治试卷.docx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