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毗卢寺简介.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石家庄毗卢寺:儒释道三教聚一堂

毗卢寺位于石家庄市西北郊杜北乡上京村东,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该寺现仅存释迦殿、毗卢殿,明、清重修碑八通。释迦殿内壁画严重漫漶,内容为佛传故事,已模糊不清。主尊释迦佛塑像后背保存有明代悬塑观音、文殊、普贤,塑像精致,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毗卢殿俗称后殿,又称五花八角殿(见清乾隆十七年重修碑),建在高1米的月台上,面阔三间,进深二间,前后出抱厦,平面呈十字形,建筑奇特,古朴别致。毗卢寺因其正殿(毗卢殿)内绘有精美的儒释道三教合流混杂的壁画而闻名遐迩。

毗卢殿中央须弥座上供奉毗卢佛,又称毗卢舍那佛,密宗称大日如来,为密宗本尊,意译为光明普照。毗卢佛像前置有该寺原有的石佛像二尊(即明弘治年二通重修碑碑文中提到的石佛),两侧有近年补塑的香花菩萨二尊。殿内共绘有壁画122平方米,绝大部分均有壁画题记,共有122组。每组少者一至三四人,多者十余人不等。共绘有佛道儒三教各类各式天神帝君、善萨天王、护法诸神、往古人物五百多身。

毗卢殿壁画概述

毗卢殿内壁画除南壁殿门两侧严重损毁外,绝大部分保存完整,色彩鲜艳。壁画均以下层人物为主像,像高在1米至1.2米之间均是画匠们的精心力作。中上层所绘人物高度大大缩小,一般在0.3米至0.5米之间。东北壁、西北壁近殿门两侧所绘的十大明王菩萨,像身最为商大,均在1.2米至1.5米之间。组与组之间用彩色祥云分隔,使满壁壁画显得排列有序、层次分明、结构严谨,更加渲染了宗教壁画的神秘色彩。

在儒释道三教合流为其特点的毗卢殿壁画中,道教内容占了相当大的数量,主要绘画于东、西两壁。我们选取近50组道教题材壁画作为典型进行介绍,从中可以看出根植于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道教的一般特点。天上的日月星辰,自然现象的风雨雷电,地上的山川河湖,五岳四渎,植物花树,人间的先贤圣人,都被道教吸收为其庞大的神仙世界的成员,成为人们崇拜信仰的对象。道教尽管复杂庞大,但其渊源主要来自古代社会的鬼神崇拜、自然崇拜,对先贤圣人的崇拜。《易经观卦》:“圣人以神道设教,而天下服矣。”说明中国古代社会统治者很懂得利用宗教来维护统治。道教的产生发展正是符合统治者的愿望才有了滋长衍生的土壤。

源于印度的佛教,是我国东汉时期传入的外来宗教。相传汉明帝永平十年(公元67年),明帝遣使求佛。《后汉书》记载:“世传明帝梦见金人长大,顶有光明,以问群臣。或曰:“西方有神名曰佛,其形长丈六尺,而黄金色。帝于是遣使天竺问佛道法,遂于中国图画形象焉这是佛教传入我国较早确实见于正史的文字记录,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在与中国传统文化进一步融合的基础上,走上独立发展传播的时期。南北朝的统治者多数提倡佛教,其中南朝梁武帝最为突出,他身体力行,曾四次舍身同李寺为奴,让群臣以重金赎回。他大力营建佛寺,仅建康(今南京)都城一处,就有佛寺五百余所,僧尼十万以上。唐朝诗人杜牧的诗句:“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便是南朝佛教兴盛的真实写照。北朝的寺院曾有三万多所,僧尼二百多万。隋文帝杨坚生在寺院、长在寺院,成为皇帝后大力修复寺院,提倡信仰佛教、翻译佛经,使周武帝灭佛运动后遭受摧残的佛教又兴盛起来。唐初,李渊利用道佛二教,崇奉三教,武德八年(公元625年)他亲自到国子监,正式宣布三教地位:道第一、儒第二、佛第三。把道教的老子认作始祖,封李耳为道教老君。表示要先道后佛,但不轻视佛教,而是二教并重。唐代20个皇帝中,除武宗灭佛外(会昌五年下令灭佛),其余都程度不同地崇信佛教。可以说佛教传入中国,发展到唐代已是根深蒂固深入人心了。官府建立“度”制度管理僧尼。佛教宗派的形成标志着佛教已发展成有汉化色彩的汉化佛教了,主要宗派有:天台宗、华严宗、禅宗、密宗、净土宗。宋代刻了我国第一部木刻官本的大藏经《开宝藏》,对汉地流传的佛经进行了搜集整理。禅宗、净土宗在民间广为流传。宋代佛教的特点是儒道佛调和混同倾向的出现,这是宋王朝为了维护中央集权统治,以宋明理学为代表的儒家学说在思想界占主导地位的结果,这样就大大促进了儒释道三教合流混杂现象的发展。元代,西藏的喇嘛教,得到元朝统治者的重视推崇,对汉地佛教则加强控制。明代,汉地佛教又得到恢复发展,藏传佛教却受到冷落。佛教内容的壁画,在毗卢殿壁画中也占有相当大的数量。

文档评论(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