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容器检验检测2023 (2).pdfVIP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压力容器检验检测

(无损检测部分)

夏福勇

课程内容

一、常用无损检测方法的基本原理

二、各种无损检测方法的使用原则

三、压力容器无损检测的验收规定(固容规)

四、新版《承压设备无损检测》简介

五、定期检验时无损检测的要求

一、常用无损检测方法的基本原理

1.概述

无损检测的定义:无损检测是指在不损坏试件的前提下,

以物理或化学方法为手段,借助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器材,对试件

的内部及表面的结构,性质,状态进行检查和测试的方法。

常用的无损检测方法有

射线检测(简称RT)、超声检测(简称UT)、磁粉检测

(简称MT)、渗透检测(简称PT)。

这四种方法是承压类特种设备制造质量检验和在用检验最

常用的无损检测方法。其中RT和UT主要用于探测试件内部缺

陷,MT和PT主要用于探测试件表面缺陷。其他用于承压类特种

设备的无损检测方法有涡流检测(ECT)、声发射检测(AE)、衍

射时差法超声检测(TOFD)、X射线数字成像检测(DR)等

1.1无损检测目的及应用特点

(1)无损检测目的

①保证产品质量②保障使用安全

③改进制造工艺④降低生产成本

(2)无损检测应用特点

①无损检测要与破坏性检测相配合

②正确选用实施无损检测的时机

③选用最适当的无损检测方法

④综合应用各种无损检测方法

1.2无损检测技术的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称为无损探伤(NDI)。其主要作用就是在不损伤材料和

设备产品的前提下,检出内、外部缺陷,以满足设备工程设计的强

度要求,这是无损检测技术发展的初级阶段,其主要特征是以质量

控制为中心。

第二阶段称为无损检测(NDT)。对于工业发达国家来说,该阶

段始于上个世纪70年代,其任务不仅是检测设备产品的内外部缺陷,

而且测定材料和焊缝的组织结构,如晶粒度、石墨形态、金相组织、

硬度和残余应力水平;同时还测定各种过艺参数诸如温度、压力、

粘度和密度等。这时的无损检测技术表现为系统性质量控制概念,

远比第一阶段具有更为丰富的内涵。

第三阶段称为无损评价(NDE)。由于设计水平的不断提高,

断裂力学等学科技术的发展和推广,以及极限设计寿命思想的进

步和实用化,因此要求无损检测技术不仅能检出危险缺陷,而且

要对缺陷进行定性,并测定其自身高度(通常指壁厚方向的尺寸),

以便采用断裂力学对带缺陷设备的安全性和使用寿命进行评价。

无损评价的核心是合于使用原则,是确保没有危害性缺陷从而保

证设备产品安全运行一种安全评定原则,其主要检测参数为缺陷

自身高度、缺陷性质、缺陷位置以及缺陷密集程度等。

1.3无损检测的可靠性

通常压力容器的破坏主要取决于三个基本要素:应力水平

(设计、制造不合理),材料性能和缺陷危害程度。压力容器无

损检测是在应力分析和材料性能评价的前提下,确定原材料(钢

板、钢管、锻件等)、焊缝和热影响区中是否存在缺陷、缺陷当

量、缺陷性质和危害程度,以保证压力容器安全运行的一种手段。

从这个意义说,压力容器无损检测可靠性也就是压力容器安全可

靠性的一个关键性组成部分。

过去人们常以“能检出的最小缺陷尺寸”来衡量检出缺陷

的能力,并以此作为评价无损检测可靠性的重要参数。这实际上

是一种误解,因为该数据既无法保证凡是大于该尺寸的缺陷一定

能被检出来,也不能保证检测出的就一定是缺陷,同时也无法反

映出缺陷的准确当量和检测误差。就本质而言,无损检测可靠性

有两个含义:一是指不漏掉危险性缺陷的几率,即缺陷的检出率;

二是指检出结果的真实性,即对缺陷定性定量结果的可信赖性。

无损检测技术涉及到多方面的因素,如检测人员的技术水

平、经验和心理状况;检测仪器设备的水平和完好程度;各种检

测方法的特点和检测方案的适用性;工件的结构设计特点和材料

特性;制造工艺和缺陷本身的特点等等。也就是说同一缺陷在重

复检验时,如果影响因素不同,检测结果将并不总是一个固定的

参数,而可能变化很大。

文档评论(0)

爱因斯坦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免责声明:本账号发布文档均来源于互联网公开资料,仅用于技术分享交流,不得从事商业活动,相关版权为原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相关权利,请提出指正,我们将立即删除相关资料。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