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2026学年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 期中综合检测卷(一)(含解析).docxVIP

2025-2026学年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 期中综合检测卷(一)(含解析).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期中综合检测卷(一)

满分:150分时间:150分钟得分:

一、积累与运用(共28分)

某校开展“拜水都江堰”研学活动,请你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6题。

都江堰,位于四川省都江堰市城西,坐落在成都平原西部的岷江上,是迄今为止全世界年代最久且唯一留存的以无坝引水为特征。它充分利用当地西北高、东南低的地理条件,根据江河出山口处特殊的地形、水脉、水势,因势利导,无坝引水,自流灌溉,使堤防、分水、xiè洪、排沙、控流相互依存,共为一体,保证了防洪、灌溉、水运和社会用水综合效益的充分发挥。

都江堰是战国时期秦国蜀郡太守李冰和他的儿子组织修建的,其初衷是通过系统性的水利工程,实现秦国军事扩张与民生治理的双重战略目标。李冰父子为修建都江堰殚精竭虑,他们吸取前人的治水经验,白手起家,顺应自然地貌,因地制宜,“筑堰分水”,驯服了曾经狂野咆哮的岷江。在他们的组织带领下,人们以坚rèn不拔的意志克服重重困难,经过八年的努力,终于建成了这一伟大工程。自此,成都平原变成了水旱从人、沃野千里的“天府之国”。这一伟大壮举怎能不让人热泪盈眶?李冰父子的事迹将被人们永远铭记于心。

1.(3分)根据拼音写汉字并给文段中加点字注音,下列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泄bào忍kuàng B.泄páo韧kuàng

C.泻bào韧kuāng D.泻páo忍kuāng

2.(3分)文段中画横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初衷 B.殚精竭虑 C.白手起家 D.铭记

3.(3分)下列对文段中语句的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A.“根据江河出山口处特殊的地形”中,“根据”“特殊”“地形”分别是动词、形容词和名词。

B.“自此,成都平原变成了水旱从人、沃野千里的‘天府之国’”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应把顿号改为逗号。

C.“驯服了曾经狂野咆哮的岷江”运用了比拟的修辞手法。

D.“它充分利用当地西北高、东南低的地理条件”可缩句为“它利用条件”。

4.(3分)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你给出修改意见。

第1页(共8页)

5.(3分)下面是书法小组某同学抄录清代诗人黄俞《都江堰》诗的书法作品,下列对该幅书法作品的分析和鉴赏,正确的一项是 ()

A.字体是楷书,字形方正,横平竖直。

B.字体是隶书,字形扁平,蚕头雁尾。

C.字体是行书,行云流水,牵丝带连。

D.字体是草书,龙飞凤舞,笔画连绵。

6.(2分)请你仿照下面例子,为都江堰拟写一则宣传语。要求:语言生动有文采,句式基本一致。

【示例】红墙青阶中沉淀心境,历史故事里感念人心。“三国圣地”武侯祠欢迎您!

7.(3分)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古时的地名多有别称,比如南京又称建康、金陵,成都又称锦官城。

B.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C.新闻作品只有消息、新闻特写、通讯、新闻评论这四种体裁。

D.郦道元,北魏地理学家,所撰《水经注》是我国古代地理名著。

8.(8分)诗文藏锦绣,多少文人墨客用笔墨记录下祖国的壮阔山河。请根据下表提供的信息,在横线处填写相应的内容。

写景技巧

文学常识及名句

出处

抓特征

王维的“①,②”描绘了大漠壮阔雄奇的景象。

《使至塞上》

显动静

郦道元描写的“素湍绿潭,③”通过动静结合,写出三峡水清的特点。

《三峡》

多视角

陶弘景描绘的“④,⑤”从仰俯两种视角,表现山水相映之美。

《答谢中书书》

作对比

刘桢通过对比手法展现了“⑥,松枝一何劲!”的状态,衬托了松柏的刚劲。

《赠从弟》(其二)

融情感

李白的“⑦,⑧”借写故乡水,融入思乡情。

《渡荆门送别》

二、阅读(共62分)

(一)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各题。(6分)

晚秋农家

[宋]陆游

我年近七十,与世长相忘。筋力幸可勉,扶衰业耕桑。

身杂老农间,何能避风霜?夜半起饭牛,北斗垂大荒。

9.(

文档评论(0)

试卷课件免费分享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本人专注于初中语数英科的试题收集,并免费分享给有需要的的同学们。如果有个别试卷出现侵权行为,请联系本人,告知试卷全称,本人将下架删除,敬请谅解!!!!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2年12月13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