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安福二中、吉安县三中2023-2024学年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试卷含解析.docVIP

江西省安福二中、吉安县三中2023-2024学年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试卷含解析.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江西省安福二中、吉安县三中2023-2024学年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试卷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选择题(12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史学研究的观念日益革新,近代化史观、全球化史观、社会史观等史观层出不穷,而妇女史、服饰史、灾荒史、环境史等小众研究也受到重视。对此分析正确的是

A.表明学术界力图摆脱唯物史观 B.反映了百花齐放的学术现状

C.得益于新时期的文化指导方针 D.导致史学研究的碎片化趋势

2.传统的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革命的主体是无产阶级,李大钊发表一系列文章指出,“在经济落后沦为半殖民地的中国,农民约占总人口的百分之七十以上”,“故当估量革命动力时,不能不注意到农民是其重要的成分”。这说明李大钊

A.纠正了马克思主义失误 B.否定无产阶级主体作用

C.进行了理论中国化探索 D.积极筹建农村党的组织

3.郁达夫,浙江富阳人,我国现代著名作家和诗人,抗战爆发后,积极投身抗日救亡运动。1938年1月18日在武汉写下“年年风雨黄花节,热血齐倾烈土坟。今日不弹闲涕泪,挥戈先草册倭文”一诗。结合所学,指岀下列选项中与之相关的说法错误的是

A.以激昂的心情缅怀了黄花岗起义死难的烈土

B.可能与日本军队侵占郁达夫的故乡富阳有关

C.凝聚着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必胜的信念

D.表达出了他要与日本侵略者决一死战的决心

4.在中国传统社会中,商人是传统教育贬抑的对象,然而商人在近代经济力量增强、社会地位上升,成为连接教育与社会、教育与经济的中介。材料反映

A.商人成为中国教育近代化的主力

B.社会变迁改变商人与教育的关系

C.近代教育严重阻碍商品经济发展

D.近代经济结构变动推动政治改良

5.创作下面漫画所依据的历史史实是

A.一球两制 B.美苏争霸 C.美苏结盟 D.柏林危机

6.孙中山(1866~1925年)曾回忆说:“28岁那年,我就与20多个华侨,在海外成立起革命团体,决心用流血斗争推翻满清王朝。”孙中山在“28岁那年”的主要行动是:

A.上书清政府,反对“皇族内阁” B.成立兴中会,提出“振兴中华”

C.成立同盟会,提出“三民主义” D.开展革命活动,准备武昌起义

7.明初结束了实行了1600多年的宰相制度。此后,六部的运行方式是

A.直接对皇帝负责

B.听命于殿阁大学士

C.隶属于军机大臣

D.六部长官拥有相权

8.有人认为,二战后初期美国的“疆域”覆盖全球。这里的“疆域”是指

A.军事霸权

B.政治盟友

C.货币体系

D.价值观念

9.明正德《松江府志》记载:松江“俗务纺织,不止乡落,虽城中亦然,里媼(年老的妇女)晨抱纱入市,易木棉以归,明旦复抱纱以出,无顷刻闲,织者率日成一匹,有通宵不寐者。田家收获,输官偿息外,未卒岁,室庐已空,其衣食全赖此。”材料反映了

A.小农经济走向衰落

B.私营手工业居主导地位

C.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D.家庭手工业面向市场

10.中国古代农学家贾思勰在《齐民要术》中指出“(汉代)赵过始为牛耕”。1923年在山西省浑源县李峪村发掘的战国墓葬中出土了一件青铜器牛尊,牛鼻上有环,这被认为是牛耕出现的证据。这说明

A.牛耕的出现不晚于战国时期 B.文献记载的可信度不高

C.实物史料才能反映历史真实 D.我国牛耕技术历史久远

11.“稽其成败兴坏之理,凡百三十篇,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下列史书与之相符的是

A. B.

C. D.

12.若以“站起来”为题宣传新中国初期的成就,下列可选择的事件是

A.“三面红旗” B.土地改革 C.中美建交 D.浦东开发

二、非选择题(2小题,共52分)

13.(3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经济全球化的概念开始流行于20世纪80年代,但实际上早在150多年前,马克思(1818—1883)就已经致力于这一问题的研究。他指出,生产力的发展进步推动了人类历史由狭隘性的地域性历史发展为开放的世界历史,也推动了经济全球化的产生。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世界历史形成和经济全球化发展的直接推动者。马克思深刻剖析了资本主义对外扩张的本性推动了经济全球化。在一国内,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内部发展的惊人生产力和财富增长的狭小基础形成矛盾,资本输出国外,不是因为它在国内绝对过剩,而是因为在国外利润率更高。所以,经济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共享达人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