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四川省德阳市广汉市广汉中学高一下学期6月月考语文试卷.docVIP

2024-2025学年四川省德阳市广汉市广汉中学高一下学期6月月考语文试卷.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24-2025学年四川省德阳市广汉市广汉中学高一下学期6月月考语文试卷

一、整本书阅读

(★★★)1.下列关于《红楼梦》的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红楼梦》的序幕由前五回构成,分别从各个不同角度,为全书情节的开展作了必要的交代。它们之间既有联系,又各有侧重。比如第四回就通过“葫芦僧判断葫芦案”介绍了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关系,展现了小说更广阔的社会背景。

B.贾氏宗族的长房是宁国府,次房是荣国府。贾敬、贾珍是宁国公贾演的后代;贾政、贾敏(黛玉之母)是荣国公贾源的后代。《红楼梦》主要写荣国府的事。太虚幻境中有两句判词说:“漫言不肖皆荣出,造衅开端实在宁”,说明宁府的罪孽超过荣府。

C.“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若说没有缘,今生偏又遇着他;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话?”这首诗揭示了《红楼梦》中一对青年男女的爱情悲剧。其中“阆苑仙葩”指的是贾宝玉,“美玉无瑕”指的是林黛玉。

D.古代神话传说与小说联系十分密切。“金玉良缘”指薛宝钗有金锁,贾宝玉有宝玉,两人应结成姻缘。“木石前盟”指林黛玉前生为绛珠仙草,贾宝玉前生为女娲炼石补天余下的石头化成的神瑛侍者,两者有恩有义,今世应结成姻缘。

(★★)2.以下对《红楼梦》中经典情节的概述不准确的一项是()

A.弄权铁槛寺:铁槛寺老尼净虚为了帮长安府太爷的小舅子抢亲,答应给王熙凤三千两银子。王熙凤派手下假托贾琏名义,修书节度使云光摆平此事。最后一对有情人双双殉情,王熙凤却坐享了三千两。

B.宝玉挨打:忠顺亲王府派人向贾府讨要蒋玉菡,贾环诬陷宝玉说金钏儿投井是因强奸未遂所致,这一切使本已对宝玉会见贾雨村时无精打采而心怀不满的贾政又惊又气,愤而欲将宝玉“堵起嘴来,着实打死”。

C.晴雯补裘:宝玉不留神将贾母给他的雀金裘后襟烧了个指顶大的眼,病中的晴雯见宝玉着急,挣扎着起来用孔雀金线界密了,直到自鸣钟敲了四下才补完,几乎力尽神危。

D.香菱学诗:香菱想学写诗,拜黛玉为师,黛玉认为作诗当“不以词害意”,让香菱先读陆游诗,再读杜甫诗,次再读李白诗,并借陆游诗集给她。香菱于是诸事不顾,苦读起来。

(★★)3.下面所列《红楼梦》中的信息,对应正确的一项是()

A.林黛玉潇湘妃子《葬花吟》脖子上有金锁共读《西厢记》

B.薛宝钗薛蟠之妹丰年好大雪金玉良缘魁夺菊花诗

C.王熙凤贾琏之妻弄权铁槛寺凡鸟偏从末世来协理宁国府

D.晴雯宝玉的丫鬟病补雀金裘拒绝给贾赦做妾撕扇子

二、作文

(★★★)4.有人说:“男尊女卑的中国封建社会,从孔子开始,就认为‘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历来的文学作品,虽也有为妇女鸣不平的,但只是哀其不幸,怜香惜玉而已。但《红楼梦》中的贾宝玉则不然,他很早就提出了‘女尊男卑论’,体现了对男女平等的强烈追求。随着年龄的增长,他还用行动实践了它,甚至突破了阶级的界限。”请结合《红楼梦》中相关情节,谈谈你对这一评价的认识和理解,不少于150字。

三、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新媒体的媒介形态层出不穷,深刻地改变了原有的社会思维习惯、传播方式和交往模式。新媒体对传播时效的推进,加快了社会的整体节奏。快节奏、高效率成为新型的生活方式。新媒体的全时性特点不得不使人们时时保持一种待命状态。搜索引擎的出现对人们的思维习惯也带来冲击,譬如,上网搜索成为不少人解决问题的途径,因而记忆策略也发生变化,更多的选择记忆重要的信息点和信息的获取路径。

新媒体的传播方式对传统传媒形式是一种解构。其话语方式更多地表现出反规则、碎片化、去中心的特点。大量短小、碎片化的信息,解构现有的语法规则和话语结构,但是同时新媒体也通过对不同碎片的拼接,形成一种新的立体的全景式的图景,在解构权威的同时也在建构新的话语体系。当然,传播渠道的急速扩展,也必然造成冗杂、无效的信息充斥传输媒介,降低人们参与的热情。

新型移动终端的出现、物联网等迅速发展,人与物的直接“对话”越来越常见。互联网即时通讯、视频聊天技术的发展,使得人与人的交流变成了“人—物—人”的互动,手机、电脑成为很多人生活中的必需品。新媒体给社会交往带来了方便,但在享受技术优势时,也要防止人的异化,人创造了新的传播技术,不该被自己创造的东西所控制,要防止为物所役。

媒体形态的多元化带来的最为直接的收获就是表达渠道的扩展,每个人都被赋予了自我表达和社会参与的权利,都可以借助方便快捷的渠道使自己的声音被传递。但是渠道的扩展并不一定会带

文档评论(0)

K12试卷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K12 小初高全学科精品试卷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