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纸杯不燃的奥秘
“盛水的纸杯不会被火点燃”,这句简短的话语如同磁石一般,瞬间吸引了我的目光。在我的认知里,纸遇火即燃,这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百闻不如一见,百见不如一干”,怀揣着强烈的好奇心,我决定亲自验证这个说法。
家中正好有现成的纸杯和打火机,这可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为了确保实验安全,我拉上好朋友一同参与,还特意将实验地点选在了小区的水池旁。
我拿起纸杯,像一个严谨的科学家一样,缓缓走到水池边,将杯子浸入水中,看着清澈的水汩汩地流入杯中,直至半满。我双手稳稳地握住水杯的上部,朋友则小心翼翼地按下打火机的开关。刹那间,一团通红的火苗如同一条贪婪的小蛇,迅速地舔上了杯底。仅仅几秒钟的时间,原本白白净净的杯底就出现了一个大大的黑斑,黑斑如同一片乌云,迅速地在杯底蔓延开来,很快就覆盖了整个底面。
我和朋友的脑袋紧紧地凑在一起,眼睛瞪得像铜铃一般,紧紧地盯着杯子。时间仿佛凝固了一般,将近二十秒过去了,杯底已经变得焦黑一片,可那期待中的火苗却始终没有出现。这可真是太奇怪了,难道今天火真的会向纸投降?我们强忍着心中的疑惑,又耐心地等待了十几秒,情况依旧如此。
朋友皱着眉头,满脸狐疑地说:“会不会是这种杯子是特制防燃的呀?”我觉得他说得有道理,于是又取出一只空纸杯,准备进行对比实验。当朋友拿着打火机刚凑近空纸杯,仅仅几秒钟的时间,杯底就变得像关公的脸一样红通通的。又过了两秒钟,一股火苗如同挣脱牢笼的猛兽,从杯底猛地蹿了起来,燃烧产生的浓烟迅速弥漫开来。我们吓得赶紧将它浸到水中,才把火灭掉。
加水的纸杯烧了三十秒都没有着火,而没加水的纸杯仅仅几秒就燃烧起来了,事实确凿地证明了盛水的纸杯的确不会被火点燃!可是,这背后的原理究竟是什么呢?我深知,不仅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于是,我们一头扎进书堆里,开始查阅资料。经过一番仔细的研究,我们终于茅塞顿开。原来,每一种可燃物都有自己的燃点,像汽油、酒精、纸、木头等等。当我们点燃加了水的杯子时,大火产生的热量就像一群奔跑的小精灵,从杯底迅速传到杯中的水里。而水具有良好的流动性和传热性能,它就像一个勤劳的搬运工,将打火机火焰所在处的热量迅速散开,使得纸杯的温度始终无法达到它的燃点,这样纸杯自然就烧不起来了。
哦,我终于揭开了纸杯不燃的奥秘!通过这次实验,我深刻地体会到,只要我们勇于动手、善于动脑,科学就会像一位亲密的伙伴,时刻陪伴在我们身边。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