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23初中化学综合复习题解题方法技巧.docx

人教版2023初中化学综合复习题解题方法技巧.doc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2

人教版2023初中化学综合复习题解题方法技巧

PAGE2

单选题

1、下列图像不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室温(25℃)下往石灰水中不断加入氧化钙

B.往CuSO4和H2SO4的混合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

C.碳酸钙高温分解

D.往硫酸和盐酸的混合液中不断加入氢氧化钡溶液

答案:A

A、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并放出大量的热,使温度升高,完全反应后温度最高,随后温度有逐渐下降到室温,起始温度是25℃,故错误;

B、向一定质量的CuSO4和稀H2SO4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时,氢氧化钠先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溶液质量增大,所以硫酸铜的质量分数逐渐减少,后和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硫酸铜的质量分数减少到0,故正确;

C、高温煅烧一定质量的石灰石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固体质量减小,然后不变,而反应前后钙元素的质量不变,所以固体中钙的质量分数开始不变,然后增大,最后不变,故正确;

D、硫酸和氢氧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水,硫酸钡沉淀不溶于盐酸,所以一开始时就有沉淀生成,反应结束后,沉淀质量最大,不再改变,故正确。

故选A。

2、下列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和无色酚酞试液均变色的是

A.pH=1的盐酸

B.pH=3的硫酸

C.pH=7的氯化钠溶液

D.pH=14的氢氧化钾溶液

答案:D

紫色的石蕊试液遇酸性溶液变成红色,遇碱性溶液变成蓝色;无色的酚酞试液遇酸性溶液不变色,遇碱性溶液变成红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和无色酚酞试液均变色的是碱性溶液。pH=14的氢氧化钾溶液呈碱性;

故选:D。

3、用下图装置可验证空气中O2的含量。下列现象能表明O2含量的是

A.集气瓶中产生大量白烟B.红磷燃烧一段时间后熄灭

C.烧杯中的水倒吸进入集气瓶D.集气瓶中水面最终上升至1处

答案:D

红磷燃烧集气瓶中产生大量白烟,红磷燃烧一段时间后熄灭,待冷却到室温后,烧杯中的水倒吸进入集气瓶,集气瓶中水面最终上升至1处,说明空气中氧气体积约占五分之一,能表明O2含量的是,集气瓶中水面最终上升至1处,故选:D。

4、填涂答题卡需要用2B铅笔,铅笔芯中含有石墨。下列属于石墨化学性质的是

A.金属光泽B.质软C.导电性D.可燃性

答案:D

分析:通过化学变化才能体现出来的性质属于化学性质。

A、金属光泽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体现,属于物理性质,不符合题意;

B、质软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体现,属于物理性质,不符合题意;

C、导电性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体现,属于物理性质,不符合题意;

D、可燃性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体现,属于物理性质,符合题意。

故选D。

5、下列化学用语所表达的意义正确的是(????)

A.2Al——2个铝元素B.——氯离子

C.——镁元素显+2价D.——硝酸钠

答案:B

A、由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2Al可表示2个铝原子,故选项说法错误;

B、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Cl-可表示氯离子,故选项说法正确;

C、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Mg2+可表示镁离子,故选项说法错误;

D、NaNO2是亚硝酸钠的化学式,硝酸钠的化学式为NaNO3,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B。

6、人体缺铁容易引发的病症是:(???)

A.贫血B.龋齿C.甲亢D.骨质疏松

答案:A

A、铁是合成血红蛋白的主要元素,缺乏会患贫血,故A正确。

B、氟能防治龋齿,缺乏易患龋齿,过量会引起氟斑牙和氟骨病,故B错误。

C、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原料,人体过量摄入碘易引起甲亢,故C错误。

D、钙主要存在于骨骼和牙齿中,使骨和牙齿具有坚硬的结构支架,老年人会患骨质疏松,故D错误。故选A。

7、防疫期间常用酒精消毒,在消毒过程中我们能闻到酒精散发出的特殊气味,主要是因为

A.分子的体积很小B.分子间有间隔

C.分子在不断运动D.分子可以再分

答案:C

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我们能闻到酒精散发出的特殊气味,主要是因为分子不断运动,向四周扩散,被人闻到;

故选C。

8、“绿色化学”要求原料物质中所有的原子完全被利用,全部转入期望的产品中,即原子利用率为100%。一定条件下,CO和H2可以按照不同比例反应,只生成一种产物就能实现“绿色化学”,这种产物不可能是

A.甲醛(CH2O)

B.甲醇(CH4O)

C.乙醇(C2H6O)

D.乙酸(C2H4O2)

答案:C

分析:根据“一氧化碳和氢气反应,只生成一种产物”,可判断所生成的有机物中C、O元素的原子个数比应与CO中C、O元素的原子个数相同为1:1

文档评论(0)

a10577645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