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窗安装关键工序控制.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门窗安装关键工序控制

干了十来年门窗安装,我最常跟徒弟们说的一句话就是:“门窗不是挂上墙就算完,每个工序抠到位,住户用着才安心。”这些年见过太多因为某个环节马虎导致的漏水、漏风、开关卡顿问题,轻则返工折腾,重则闹得邻里不愉快。今天就以咱们一线安装师傅的视角,把门窗安装的关键工序掰开揉碎讲清楚——从进场前的准备到最后交工验收,哪一步都藏着学问。

一、前期准备:把隐患扼杀在”起跑”阶段

行内有句老话叫”三分产品七分安装”,但我觉得安装的七分里,前期准备至少占三分。这一步就像盖房子打地基,看着不显眼,却是后面所有工序的基础。

(一)材料与工具的双重核查

材料进场那天,我总爱蹲在货车边盯着卸车。首先查的是门窗本体:框扇的壁厚够不够?按规范,铝合金窗主型材壁厚不应小于1.4mm,门的话至少1.8mm,我拿卡尺一卡,要是薄了半毫米,立刻让厂家拉回去。表面处理也不能马虎,喷涂型材不能有漏喷、气泡,断桥铝的隔热条得是PA66尼龙的,用打火机燎一下,冒黑烟的肯定是回收料。玻璃更得细瞧,中空玻璃的铝隔条有没有断点?密封胶有没有裂缝?有回遇到块玻璃,从侧面看能看到两层玻璃不平行,这就是合片时没压平,装上去肯定会有应力自爆风险。

工具包里的家伙什也得逐个检查:激光水平仪得提前校准,之前有回忘了校,装出来的窗上下差了5mm,拆了重干;电锤的钻头得和胀管螺丝匹配,用大了孔,胀管塞不紧,用小了孔,螺丝吃不住力;密封胶枪的弹簧有没有老化?打胶时压力不均,胶缝肯定不平整。最容易被忽视的是靠尺和塞尺,我总把1米靠尺擦得锃亮,因为测垂直水平全靠它,塞尺要是锈了卡不进缝隙,测出来的间隙数据就不准。

(二)现场交底与洞口预处理

第一次和业主、装修工长碰面谈的不是怎么装,而是先看现场。我蹲在洞口边,拿激光测距仪上下左右量个遍:洞口的高度、宽度、对角线差,规范要求门窗洞口尺寸偏差不超过±5mm,要是发现左边比右边宽了8mm,那肯定得先让瓦工修补。有回遇到个老房子改造,洞口里全是老石灰块,用手一掰直往下掉,这种情况必须把松动的基层凿掉,刷界面剂再用细石混凝土补平——不然等装完窗,墙皮一掉,窗框和墙之间就会漏风。

还要和业主确认几个关键问题:“您家这窗打算装成内开还是外开?”有回没问清楚,业主想要外开通风,结果按内开装了,后来改外开又得换铰链;“飘窗台面打算贴瓷砖还是大理石?”要是贴大理石,窗框就得留5mm的凹槽,不然石材压不住边会渗水;“厨房的窗离燃气管道多远?”有次差点把窗框装在燃气表正上方,多亏交底时仔细看了图纸,及时调整了位置。

二、定位测量: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准备工作做完,最考验技术的就是定位测量。我常说:“装窗就像给人戴眼镜,镜框偏了,看东西肯定别扭。”这一步得从三个维度把数据抠死。

(一)基准线的确定

先找水平基准。我习惯用激光水平仪在洞口两侧墙上打水平线,要是老房子墙面不平整,就选洞口顶部往下20cm的位置弹墨线,这条线得贯穿整个洞口,不能歪。垂直基准更关键,用线坠从洞口顶部吊下来,在地面做标记,再用墨斗弹出垂直线。有回为了赶工,没吊线坠直接靠墙装,结果窗框装成了”斜眼”,业主开玩笑说”看窗外的树都是歪的”,最后拆了重找垂直基准。

(二)预留间隙的把控

窗框和洞口之间的间隙是关键。规范要求普通安装留15-20mm,要是用发泡胶填充,间隙太小胶打不进去,太大了胶会收缩开裂。我一般用塞尺在洞口四个角测间隙,发现哪里大了,就用木楔临时垫一下。有次遇到个新建小区,洞口特别规矩,间隙都是18mm,结果打出来的发泡胶又密实又平整;可上个月在老小区,有个洞口左边25mm右边10mm,左边胶打多了往外冒,右边根本没填满,后来只能切开重新补胶。

(三)对角线的校准

装窗框时我兜里总揣着卷尺,等窗框临时固定后,立刻量两条对角线。铝合金窗对角线差不能超过3mm,要是差了5mm,那肯定是窗框变形了,得调正。有回装个1.8米宽的推拉窗,没测对角线就固定了,结果推拉扇装上后,一边卡一边松,最后拆了重新调窗框,费了大半天时间。现在我养成了习惯,调窗框时用木楔从四个角顶,调一点量一次,直到两条对角线差控制在2mm以内才上固定件。

三、固定与密封:把”安全”和”防水”焊在墙上

很多人觉得门窗装上螺丝就算完,可在我眼里,固定和密封才是真正的”保命环节”。这两步做不好,台风天可能吹掉窗,梅雨季肯定漏成”水帘洞”。

(一)固定件的选择与安装

固定件就像窗框的”锚”,必须选对位置和材料。现在基本都用镀锌铁片,厚度至少1.5mm,有回图便宜用了薄铁片,打螺丝时直接压变形了,窗框根本固定不牢。固定点间距规范是不大于500mm,转角处300mm内必须有一个固定点。我装的时候,先在窗框上画好标记,用电钻打Φ4.2的孔,再用Φ5的自攻螺丝把铁片固定在窗框上,最后把铁片塞进洞口,用胀管螺丝固定在墙上。有次偷懒,在

文档评论(0)

【Bu】’、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