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枸杞蝽虫害防范方案
一、枸杞蝽虫害概述
枸杞蝽虫害是枸杞种植过程中常见的虫害之一,对枸杞产量和品质造成显著影响。该害虫以吸食枸杞汁液为主,严重时会导致枝条枯死、果实腐烂,甚至影响植株生长。
(一)危害特征
1.吸食汁液:蝽虫成虫和若虫主要吸食枸杞嫩叶、枝条和果实的汁液,造成叶片卷曲、枝条干枯、果实畸形。
2.病原传播:部分蝽虫在吸食过程中会传播病毒,加重枸杞植株病害。
3.大发生规律:蝽虫一年发生多代,以卵或若虫越冬,春季开始活跃,6-8月为高发期。
(二)发生条件
1.温湿度:适宜温度(25-30℃)和高湿度(70%-85%)有利于蝽虫繁殖。
2.栽培管理:种植密度过大、通风不良、施肥不当等会加重虫害发生。
3.天敌减少:自然天敌(如瓢虫、草蛉等)数量不足时,蝽虫易暴发。
二、预防措施
针对枸杞蝽虫害,应采取综合预防措施,以减少损失。
(一)农业防治
1.合理密植:保持枸杞株行距在1.5-2米,确保田间通风透光。
2.清理枯枝落叶:冬季或春季彻底清除枸杞园内的枯枝、落叶和杂草,减少越冬虫源。
3.科学施肥:增施有机肥,控制氮肥比例,提高植株抗虫能力。
(二)物理防治
1.黄色诱捕器:悬挂黄色粘虫板,每亩设置20-30个,诱杀成虫。
2.人工捕捉:清晨或傍晚人工捕捉成虫和若虫,尤其注意枝条和果实表面。
3.水源管理:定期清理灌溉系统,防止蝽虫在水中繁殖。
(三)生物防治
1.保护天敌:人工引放或保护瓢虫、草蛉等天敌,每亩释放50-100头。
2.微生物制剂:喷施苏云金芽孢杆菌(Bt)溶液,抑制蝽虫幼虫生长。
3.性信息素诱杀:在成虫产卵期投放性信息素诱捕器,干扰交配行为。
三、化学防治
当虫害发生严重时,需采取化学防治措施,但应优先选择低毒、环保药剂。
(一)药剂选择
1.低毒杀虫剂:选用拟除虫菊酯类(如氯氰菊酯)、螺虫乙酯等,注意轮换使用。
2.生物农药: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多杀霉素等对蝽虫有良好效果。
3.剂量控制:严格按照说明书配比,避免过量使用造成药害。
(二)施药方法
1.重点区域:集中喷洒枸杞枝条、叶片和果实表面,确保覆盖均匀。
2.施药时间:选择清晨或傍晚,避免高温时段施药。
3.间隔周期:连续喷施2-3次,间隔7-10天,确保彻底杀灭。
(三)注意事项
1.安全防护:施药时佩戴防护口罩和手套,避免皮肤接触。
2.环境保护:避免喷药时污染水源,远离蜜蜂等有益昆虫活动区域。
3.后期观察:施药后3天内观察植株反应,如出现药害及时调整方案。
四、效果评估与记录
防治措施实施后,需定期检查虫害发生情况,并做好记录。
(一)检查方法
1.样本调查:随机抽取20-30株枸杞,检查枝条、叶片和果实上的蝽虫数量。
2.严重程度分级:轻度(每株5头)、中度(5-10头)、重度(10头)。
(二)数据记录
1.建立虫害档案,记录发生时间、防治措施及效果。
2.分析规律,优化后续防治方案。
**一、枸杞蝽虫害概述**
枸杞蝽虫害是枸杞种植过程中常见的虫害之一,对枸杞产量和品质造成显著影响。该害虫以吸食枸杞汁液为主,严重时会导致枝条枯死、果实腐烂,甚至影响植株生长。
(一)危害特征
1.吸食汁液:蝽虫成虫和若虫主要吸食枸杞嫩叶、枝条和果实的汁液,造成叶片卷曲、枝条干枯、果实畸形。具体表现为:
(1)嫩叶受害:叶片边缘变褐、卷曲,生长停滞,严重时整株叶片脱落。
(2)枝条受害:枝条表面出现针头状刺伤,汁液被吸食后变褐、干缩,甚至整枝枯死。
(3)果实受害:果皮被刺破,汁液外溢形成“出油点”,果实表面粗糙,内部组织坏死,失去商品价值。
2.病原传播:部分蝽虫在吸食过程中会传播病毒,加重枸杞植株病害。例如,在取食过程中,若虫可能携带并传播枸杞溃疡病病原体,导致植株出现枝干溃疡、流胶等现象。
3.大发生规律:蝽虫一年发生多代,以卵或若虫越冬,春季开始活跃,6-8月为高发期。具体生命周期如下:
(1)越冬:以卵在枸杞枝条裂缝、树皮缝隙或地面覆盖物中越冬。
(2)孵化:春季气温回升(15℃以上)时开始孵化,若虫先危害嫩叶。
(3)繁殖:成虫出现后,开始寻找嫩枝、花蕾和果实进行取食,并产卵于枝条表面。
(4)多代循环:一年可发生3-5代,每一代周期约20-30天,8-9月若虫和成虫同时存在,为全年最高峰。
(二)发生条件
1.温湿度:适宜温度(25-30℃)和高湿度(70%-85%)有利于蝽虫繁殖。具体表现为:
(1)温度:当气温持续高于20℃时,蝽虫活动加剧,繁殖速度加快。
(2)湿度:相对湿度在75%以上时,若虫存活率和成虫产卵量显著提高。
2.栽培管理:种植密度过大、通风不良、施肥不当等会加重虫害发生。具体原因包括:
(1)种植密度:株行距过密(如1.5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L630-50动臂使用说明书.pdf VIP
- 24 T600-32U起重性能提升60m臂长(25m@25t).pdf VIP
- T8030-25U 国内标准版说明书-附着高度345m-(2017.10.9).pdf VIP
- XGT1750-80S塔吊说明书安装手册.pdf VIP
- 考试考场座位号模板(可打印).pdf VIP
- 电气设备故障处理实例及实践中创新方法的应用.pdf VIP
- 院感管理制度(3篇).docx
- 计算机网络第8版课件-第8章-互联网上的音频和视频服务.pptx VIP
- 沪教版(上海)六年级第一学期第二章分数单元测验 .docx VIP
- 2024年产品开发合作框架协议.doc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