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窗安装关键工序质量控制标准.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门窗安装关键工序质量控制标准

干了十五年门窗安装这行,最常听业主说的一句话就是“装窗户而已,能有多大讲究?”可真等我蹲在脚手架上,拿水平尺反复校准窗框的时候,或者跪在地上用刀片清理发泡剂毛边的时候,才明白这“讲究”里藏着多少门道。门窗不是简单的“窟窿上盖块玻璃”,它是建筑的呼吸口、安全闸,更是居家舒适度的第一道防线。今天就跟大伙儿掏掏心窝子,聊聊门窗安装里那些必须把严的“关键关卡”。

一、安装前准备:把好“地基关”,避免“步步错”

行话讲“三分产品七分安装”,可我觉得安装里最容易翻船的,反而是“准备阶段”。就像盖楼得先打地基,门窗安装的地基就是进场材料、洞口处理和测量放线这三板斧,哪一板松了,后面安装再仔细都是白搭。

1.1材料进场验收:把“问题苗子”挡在门外

材料到场那天,我必定搬个小马扎坐在卸货点盯着。首先核对型材型号——合同写的是60系列断桥铝,可不能送来55系列的“瘦身版”;玻璃得看是不是双钢化中空(敲一敲听声音,钢化玻璃回声更脆),夹胶玻璃的胶片有没有气泡;五金件最容易被忽略,合页的厚度、执手的阻尼感、锁点的咬合深度,都得逐个试。去年有回业主图便宜选了“贴牌”五金,结果安装后执手一拧就晃,最后全拆了换正品,光人工就搭进去三天。

1.2基层洞口处理:给门窗安个“稳当窝”

见过最离谱的洞口是某老小区改造项目,开发商留的洞口左边高右边低,差了4公分。这种情况下直接装窗,要么窗框被硬掰变形,要么缝隙一边大一边小,后期肯定漏风漏水。正确做法是:用靠尺检查洞口垂直度(误差≤3mm)、水平度(误差≤5mm),超标的地方得用细石混凝土补平,空鼓的抹灰层要凿掉重挂;如果是新建楼盘,还要确认洞口尺寸比窗框大20-30mm(太小装不进去,太大密封难)。我常跟学徒说:“洞口就像鞋盒,鞋盒歪了,再贵的鞋穿起来都硌脚。”

1.3测量定位放线:给安装画“导航图”

别小看弹那几条墨线,这是决定门窗“位置对不对、里外平不平”的关键。首先在洞口上下沿拉通线,确定门窗的水平中心线;再用线坠从顶层往下吊垂直,标出垂直中心线;最后还要用激光水平仪打出“进出线”——窗框不能凸太多(影响贴砖),也不能凹太深(雨水倒灌),通常外沿比墙面抹灰层凹进5-8mm最合适。去年给业主装飘窗,就因为没仔细核对进出线,窗框凸出墙面10mm,后期贴石材时费了老大劲切边,业主直念叨“早知道听你们的先放线了”。

二、固定安装:给门窗上“保险栓”,抗风抗晃不松脱

准备工作做好了,接下来就是把窗框“钉”在墙上。这一步最容易犯的错是“图快”——用电锤“啪啪”打几个眼,膨胀螺丝一拧就完事,可等台风天来了,窗框“哐当哐当”响,甚至整扇窗被风掀动,都是因为固定没做好。

2.1固定方式:选对“钉子”才能扎得深

不同墙体得用不同的固定件,就像拧木头要用木螺丝,拧瓷砖要用玻璃钻头。实心砖墙可以用8mm膨胀螺栓(打入墙内≥50mm);空心砖、加气块墙得用“加长膨胀管+塑料涨塞”,或者预先用C20细石混凝土灌实孔洞;如果是混凝土结构,射钉枪最方便(但得避开钢筋,不然射钉弹会反弹伤人)。前年在某学校装窗,工人图省事在空心砖上直接打射钉,结果一场暴雨后,两扇窗的固定点松脱,雨水顺着缝隙灌进教室,教训太深刻。

2.2固定点间距:“均匀撒网”才能受力匀

规范要求固定点间距≤600mm,每边至少3个固定点(长度≤1.5m的窗)。可有些工人为了省螺丝,间距拉到800mm甚至1米,结果窗框中间部位受力后“塌腰”,开关时明显卡顿。我带徒弟时总让他们拿尺子量:比如1.8米长的窗框,固定点应该在300mm、900mm、1500mm位置,这样受力才均匀。另外,固定时不能一次性把螺丝拧死,得先临时固定,用水平尺调平调直后,再逐个紧固——就像缝衣服,得先绷直布料再下针,不然线缝会歪。

2.3防变形控制:“软着陆”才能不变形

铝型材看似坚硬,其实受力不均很容易变形。记得有回装2.4米高的大落地窗,工人图快,先把顶部螺丝拧死,结果底部一固定,窗框中间被拉弯了3mm。正确做法是:先固定上下各一个点,调整垂直度后再固定中间;如果是大尺寸窗(超过2m2),还要在窗框中间加“临时支撑”(用木方顶在地面和窗框上),等发泡剂完全固化(至少24小时)再拆除。这就像抬桌子,得两边同时用力,单拎一边准得翻。

三、密封处理:给门窗穿“防水衣”,不漏不潮才安心

很多业主家的窗户,用了一两年开始“流泪”——雨水顺着窗框往墙里渗,墙角发霉、墙皮脱落,十有八九是密封没做好。这道工序就像给门窗穿雨衣,既要裹得严,又不能裹得太紧(不然会挤变形)。

3.1框缝填充:发泡剂要“填得巧”

发泡剂是最常用的填缝材料,但学问可大了。首先,缝隙宽度要控制在20-30mm(太窄发泡剂粘不牢,太宽容易收缩);填充前要往缝隙里喷点水(湿润墙面能让发泡剂粘得更紧);打发泡

文档评论(0)

【Bu】’、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