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十防安全课件.pptVIP

冬季十防安全课件.ppt

本文档由用户AI专业辅助创建,并经网站质量审核通过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冬季十防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目录

01

防煤气中毒

了解一氧化碳中毒机理与预防措施

02

防火灾

掌握冬季消防安全要点

03

防寒防冻

科学应对低温天气危害

04

防滑倒

预防冰雪路面摔伤事故

05

防交通事故

确保恶劣天气出行安全

06

防触电

规范用电避免触电风险

07

防燃气泄漏

安全使用燃气设备

08

防取暖设备事故

正确使用各类取暖器具

09

防饮食安全

保障冬季食品卫生

防心理健康问题

第一章防煤气中毒

煤气中毒是冬季最严重的安全威胁之一。一氧化碳无色无味,极易被忽视,但其致命性不容小觑。了解煤气中毒的机理、预防措施和应急处理方法,是每个人必备的冬季安全知识。

煤气中毒的致命机理

超强结合力

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的结合能力是氧气的300倍,一旦结合就难以分离,迅速占据血液中的氧气运输通道。

细胞缺氧

血红蛋白被一氧化碳占据后,无法运输氧气到全身各组织器官,造成细胞严重缺氧,尤其是对氧气需求量大的大脑和心脏。

快速致命

急性中毒可在短时间内导致昏迷、抽搐甚至死亡。即使轻度中毒,也可能造成不可逆的神经系统损伤。

警示:煤气中毒往往在不知不觉中发生,当感觉头晕、恶心时可能已经中毒,必须立即撤离现场!

煤气中毒典型案例

案例一:单人作业悲剧

某钢厂在进行设备检修时,一名工人违反规定进行单人作业,且未携带一氧化碳报警器。在密闭空间内遭遇煤气泄漏,因无人及时发现和救援,最终导致该工人不幸死亡。

教训:严禁单人作业,必须配备检测设备。

案例二:违章作业群体中毒

某企业12名工人在进行堵盲板作业时,违反安全操作规程,未进行充分的气体检测和通风,导致12人集体一氧化碳中毒,其中2人经抢救无效死亡,其余人员不同程度受伤。

教训:严格执行安全规程,不得违章作业。

这些血淋淋的教训警示我们:任何侥幸心理和违章行为都可能付出生命的代价。安全无小事,预防是关键。

煤气中毒预防要点

1

双人作业制度

任何涉及煤气环境的作业必须两人以上同时进行,互相监护,确保出现异常时能够及时发现和救援。

2

携带报警设备

作业人员必须携带便携式CO报警器,实时监测环境中一氧化碳浓度,当浓度超标时立即报警并撤离。

3

执行安全规程

严格执行煤气安全操作规程,包括作业前的气体检测、通风换气、安全隔离等必要程序,不得简化或省略任何步骤。

4

设置专职监护

现场必须配备专职防护员进行全程监护,防护员应位于上风向安全位置,配备救援器材,保持通讯畅通。

煤气中毒应急处理流程

紧急报警

发现人员中毒后,立即通知现场指挥人员和专业救援队,启动应急预案。切勿盲目施救!

专业救援

救援人员必须佩戴正压式呼吸器或空气呼吸器进入现场,严禁使用过滤式防毒面具,因一氧化碳无法被过滤。

转移伤员

迅速将中毒人员移至上风向空气新鲜处,解开衣领,保持呼吸道通畅,注意保暖。

急救处理

轻度中毒:给予自主吸氧,密切观察。重度中毒: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和心肺复苏,同时拨打120急救电话,尽快送往医院进行高压氧治疗。

黄金救援时间:煤气中毒后的前4-6小时是救治关键期,越早接受高压氧治疗,预后越好。

第二章防火灾

冬季是火灾事故的高发季节。取暖设备的大量使用、电气线路的超负荷运行、干燥的气候条件,都使火灾风险大幅增加。掌握防火知识和逃生技能,是保护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保障。

冬季火灾高发原因

取暖设备使用频繁

电暖器、电热毯、暖风机等取暖设备长时间使用,电气线路负荷增大,老化线路容易短路起火。

电气线路隐患大

冬季用电量激增,超负荷用电导致线路过热;老旧建筑电线老化、接触不良等问题在冬季更易引发火灾。

易燃物堆放不当

室内为了保暖常紧闭门窗,堆放的纸箱、布料、木材等易燃物通风不良,静电积聚或遇明火极易燃烧。

明火使用增多

冬季使用明火取暖、做饭更加频繁,炉火管理不善、烟囱堵塞、火种遗留等都可能引发火灾。

典型火灾事故回顾

小区电暖器火灾惨案

某小区居民在卧室使用老旧电暖器取暖,夜间电暖器因内部线路老化发生短路,引燃周围衣物和床品。由于夜间人员熟睡,发现时火势已失控。

结果:造成一家三口两死一伤的悲剧,经济损失超过50万元。

原因分析:使用超期服役电器、夜间无人看管、缺乏烟雾报警器。

工厂仓库重大火灾

某制造企业仓库内堆放大量原材料,包括纸箱、塑料、化工原料等易燃物品,未按规定分类存放和隔离。冬季因静电引发火灾,火势迅速蔓延。

结果:仓库全部烧毁,直接经济损失超过800万元,企业停产三个月。

原因分析:易燃物管理混乱、缺乏防火分隔、消防设施不完善。

防火安全措施

定期安全检查

每月检查电气线路,发现老化、破损及时更换

清理电器周围可燃物,保持安全距离

检查取暖设备是否完好,有无漏电现象

确保消防通道畅通,不得堆放杂物

严格用火管理

室内禁止使用明火取暖和做饭

严禁烟火进入易燃物存放区域

使用炉

文档评论(0)

贤阅论文信息咨询 + 关注
官方认证
服务提供商

在线教育信息咨询,在线互联网信息咨询,在线期刊论文指导

认证主体成都贤阅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IP属地四川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510104MA68KRKR65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