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文学硕士2025年比较文学训练试卷(含答案).docx

考研文学硕士2025年比较文学训练试卷(含答案).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考研文学硕士2025年比较文学训练试卷(含答案)

考试时间:______分钟总分:______分姓名:______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

1.影响研究

2.平行研究

3.跨学科研究

4.后殖民主义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

1.简述比较文学“世界文学”观念的内涵及其与早期比较文学的关联。

2.简析女性主义比较文学的主要关注点和研究方法。

3.简述比较文学研究中的“文化间性”概念及其重要性。

4.以某一位具体的比较文学学者为例,简述其核心理论贡献。

三、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

1.结合具体文学文本或文化现象,论述比较文学研究方法在跨文化对话中的意义和作用。

2.阐述全球化背景下,比较文学研究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试卷答案

一、名词解释

1.影响研究:指比较文学中的一种传统研究方法,侧重于探究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之间的文学现象(如主题、情节、人物、风格、思想观念等)之间的相互影响和渊源关系。其核心在于发现和确定文学创作中的“影响”轨迹。

**解析思路*:回答需包含“影响研究”的基本定义,强调其核心是“发现影响”和“确定渊源”,并点明其考察对象是跨文化/跨民族文学现象的“相互关系”。

2.平行研究:指比较文学中的一种重要研究方法,指对两个或多个不同民族、不同文化背景的文学现象(如作品、作家、主题、母题、体裁等)进行并置、对照和分析,旨在发现其间的相似性、差异性以及潜在的普遍规律,但不强求建立直接的影响关系。

**解析思路*:回答需包含定义,强调“并置”、“对照”的分析方式,突出其关注点是“相似性”、“差异性”和“普遍规律”,并明确指出其与“影响研究”的区别在于“不强求影响关系”。

3.跨学科研究:指比较文学作为一门边缘学科,自觉地借鉴和吸收其他学科(如哲学、历史学、社会学、人类学、心理学、艺术学等)的理论、方法和视角来研究文学问题,或从文学出发探讨其他学科议题,以突破文学研究的学科界限,获得更全面、深入的理解。

**解析思路*:回答需点明其定义(借鉴吸收其他学科)和目的(突破界限、全面深入),并举例说明可能借鉴的学科范围,强调其“交叉融合”的特性。

4.后殖民主义:指兴起于20世纪70、80年代,主要关注殖民主义及其遗产对殖民地半殖民地社会文化(尤其是文学)产生的深远影响的一种理论思潮和研究范式。它批判西方中心主义,关注殖民话语、文化身份、抵抗文学、东方主义等议题,旨在揭示和消解殖民主义遗留下来的权力关系和文化偏见。

**解析思路*:回答需包含其时代背景(后殖民时期),核心关注点(殖民影响、权力关系、文化身份),批判对象(西方中心主义、殖民话语),以及主要议题(抵抗文学、东方主义等),体现其理论批判性。

二、简答题

1.简述比较文学“世界文学”观念的内涵及其与早期比较文学的关联。

**解析思路*:第一部分阐述“世界文学”观念的核心内涵,通常指在全球化背景下,不同民族文学的交流、融合与互动,形成一个相互关联的整体;第二部分阐述其与早期比较文学的关联,早期比较文学(如歌德提出的“世界文学”概念)是世界文学观念的源头和基础,两者都关注跨文化文学交流,但前者可能更侧重经典文学和单向传播,后者则更强调平等对话和多元互动。

2.简析女性主义比较文学的主要关注点和研究方法。

**解析思路*:关注点应包括:揭示文学中的性别歧视和刻板印象,分析女性形象和经验,探讨性别与权力、阶级、种族的关系,关注女性作家及其创作。研究方法应包括:文本细读(关注语言、叙事策略中的性别编码),社会历史批评(结合社会性别制度分析作品),跨文化比较(比较不同文化中女性经验的异同),以及运用女性主义理论(如差异政治、后结构主义等)进行阐释。

3.简述比较文学研究中的“文化间性”概念及其重要性。

**解析思路*:“文化间性”强调不同文化之间的对话、差异和相互渗透,反对文化本质主义和二元对立思维,主张在平等尊重的基础上理解文化他者。其重要性在于:它是比较文学的核心原则之一,指导研究者如何处理跨文化差异,避免文化中心主义和误读,促进真正的跨文化理解和对话,深化对人类文化多样性和普遍性的认识。

4.以某一位具体的比较文学学者为例,简述其核心理论贡献。

**解析思路*:选择一位有代表性的学者(如巴赫金、列维-斯特劳斯、热奈特、张隆溪等),介绍其生平和主要研究领域,然后清晰、准确地阐述其至少一两个核心的理论概念或理论贡献,并简要说明这些理论如何影响了比较文学的发展或研究实践。例如,可选择巴赫金,阐述其“复调小说”理论、对话理论对跨文化文学比较的意义。

三、论述题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