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初中二年级历史上学期期中测试试卷(含答案).docx

2025年初中二年级历史上学期期中测试试卷(含答案).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25年初中二年级历史上学期期中测试试卷(含答案)

考试时间:______分钟总分:______分姓名:______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某历史兴趣小组在研究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时,发现从秦朝到清朝,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权呈现出不断加强的趋势。这一趋势反映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哪一特点?

A.分封制与郡县制并行B.皇权不断强化,相权不断削弱

C.民族融合不断加深D.思想文化专制日益严苛

2.“若使天下兼相爱,国国相若,夫谁与战矣!”这种思想最可能出自哪位思想家?

A.孔子B.老子C.墨子D.韩非子

3.某同学在学习后制作了如下时间轴,其中②处应填入的历史事件是?

①西汉建立②③隋朝灭亡

A.文景之治B.赤壁之战C.安史之乱D.陈桥兵变

4.“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句话体现了哪位皇帝治国思想的核心?

A.秦始皇B.汉武帝C.唐太宗D.宋太祖

5.宋朝城市经济繁荣,出现“坊市合一”的现象。这一变化主要得益于?

A.土地制度的改革B.手工业的极大发展C.商业贸易的繁荣和政府的政策调整D.科举制度的完善

6.明朝中后期,一位欧洲传教士来到中国,惊叹于中国的四大发明。这体现了他对哪一方面的认识?

A.中国的地理环境B.中国的社会制度C.中国的科技成就D.中国的文学艺术

7.“康乾盛世”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盛世。下列哪一现象不属于“康乾盛世”时期的表现?

A.农业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B.人口数量大幅度增长C.闭关锁国政策推行D.西学东渐活动活跃

8.“鸦片战争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近代文明。”这句话反映了哪一种历史观点?

A.历史虚无主义B.冲击—反应论C.局部史观D.全球史观

9.以下哪一项不属于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主要原因?

A.农民阶级的局限性B.没有科学的理论指导C.未能建立稳固的根据地D.外国势力的干涉

10.“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是由谁提出的?

A.林则徐B.魏源C.曾国藩D.张之洞

11.1895年,清政府签订了一项不平等条约,该条约规定割让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这项条约是?

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

12.19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中国出现了洋务运动。洋务运动的主要目标是?

A.推翻清朝统治B.实现民族独立C.学习西方先进技术,自强求富D.发展资本主义经济

13.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其历史意义不包括?

A.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B.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C.建立了中华民国D.完成了中国近代化的任务

14.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是陈独秀创办哪一份杂志?

A.《时务报》B.《新民丛报》C.《新青年》D.《民报》

15.1921年,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这标志着?

A.中国民族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开始B.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C.中国国民党成立D.中国民主革命进入新阶段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空1分,共10分。

16.公元前356年,秦国实行_________,加强了中央集权。

17.唐朝时期,_________成为国际性大都市。

18.1644年,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军攻入北京,崇祯皇帝自缢,_________政权覆灭。

19.1937年7月7日,日本制造_________事变,全国性抗日战争爆发。

20.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_________。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

21.简述秦始皇为巩固统一采取了哪些措施?

22.简述明朝加强君主专制统治的举措。

23.简述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四、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2分。

2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一:“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材料二:“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法立,有犯而必施;令出,唯行而不返。”

(1)材料一反映了秦朝怎样的历史局面?(2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秦朝为维护统一采取了哪些措施?这些措施有何积极意义?(4分)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秦朝灭亡的原因。(

文档评论(0)

138****959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