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单招笔试语文试题库含答案解析.docxVIP

2025年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单招笔试语文试题库含答案解析.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25年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单招笔试语文试题库含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

从给出的选项中选择正确答案(共50题)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踌躇(chóu)殷红(yān)纤维(qiān)B.蜷缩(quán)憎恶(zēng)氛围(fēn)C.瞥见(piě)惩戒(chéng)倔强(juè)D.嫉妒(jì)脑髓(suǐ)哺育(bǔ)

【参考答案】B

【解析】A项“纤维”的“纤”应读xiān;C项“瞥见”应读piē,“倔强”应读jué;D项“嫉妒”应读jí。B项所有读音均正确,符合现代汉语规范。

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通过这次实践活动,使同学们增强了社会责任感。B.能否坚持锻炼,是提高身体素质的关键。C.这本书的作者是一位出生在江南的年轻作家之手。D.我们班同学几乎全部到齐了,只有两人请假。

【参考答案】B

【解析】A项缺少主语,删去“通过”或“使”;C项句式杂糅,“作者是……之手”结构混乱,应删去“之手”;D项“几乎”与“全部”矛盾。B项两面对一面搭配得当,语义合理。

3、下列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他妄自菲薄别人的成绩,这种态度很不可取。B.这篇文章言简意赅,读来味同嚼蜡。C.小明在比赛中脱颖而出,荣获一等奖。D.地震过后,这里一片废墟,真是巧夺天工。

【参考答案】C

【解析】A项“妄自菲薄”用于贬低自己,不能带宾语;B项“味同嚼蜡”形容枯燥无味,与“言简意赅”矛盾;D项“巧夺天工”形容技艺精巧,不能形容自然灾害后的场景。C项“脱颖而出”比喻显露才能,使用正确。

4、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红楼梦》作者是罗贯中,被誉为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B.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浪漫主义诗人。C.《呐喊》是朱自清的散文集。D.《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

【参考答案】B

【解析】A项《红楼梦》作者是曹雪芹;C项《呐喊》是鲁迅的小说集;D项《史记》是纪传体通史。B项对李白的介绍准确无误。

5、下列句子修辞手法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A.他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比喻B.狂风怒吼,大树弯腰。——拟人C.难道我们能忘记老师的恩情吗?——反问D.他的声音如雷贯耳。——借代

【参考答案】D

【解析】A项将“急”比作“热锅上的蚂蚁”,是比喻;B项“怒吼”“弯腰”赋予自然物人的情态,是拟人;C项用疑问形式表达肯定意思,是反问;D项“如雷贯耳”是比喻,不是借代。

6、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你怎么了?”他问:“是不是不舒服?”B.我们学习了《背影》、《荷塘月色》、《春》等散文。C.这学期我们读了《朝花夕拾》《西游记》《水浒传》。D.老师说:“同学们,努力吧!未来属于你们。”

【参考答案】D

【解析】A项“问”后应为逗号;B项并列书名之间顿号多余,应去掉;C项书名之间应加顿号;D项引语完整,标点使用规范。

7、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吾日三省吾身(省:反省)B.温故而知新(故:旧的知识)C.小大之狱(狱:监狱)D.望其旗靡(靡:倒下)

【参考答案】C

【解析】“小大之狱”出自《曹刿论战》,“狱”指诉讼案件,不是监狱。其他三项解释准确,符合文言文语境。

8、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之”字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A.学而时习之B.送孟浩然之广陵C.择其善者而从之D.知之为知之

【参考答案】B

【解析】A、C、D项“之”均为代词,分别代指知识、优点、事物;B项“之”为动词,意为“到、往”,用法不同。

9、下列句子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A.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B.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C.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D.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参考答案】A

【解析】古诗节奏应依意义和音节划分。A项五言诗二二一或二一二节奏合理;B项“明月光”不应拆开;C项“花溅泪”“鸟惊心”是完整意象;D项“问青天”不应拆为“问青/天”。

10、下列句子中,加点词属于使动用法的一项是:

A.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B.既来之,则安之C.孔子登东山而小鲁D.渔人甚异之

【参考答案】B

【解析】“安之”意为“使他们安定”,是使动用法。A项“美我”是意动用法;C项“小鲁”意为“认为鲁国小”;D项“异之”意为“以之为异”,均为意动用法。

11、下列诗句与作者对应错误的一项是:

A.“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B.“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C.“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D.“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范仲淹

【参考答案】D

【解析】D项诗句出自陆游《游山西村》,非范仲淹。其他三项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73****8244 + 关注
官方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成都蝴蝶飞飞科技有限公司
IP属地河北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510104MAD5PFPJ72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