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21T 4198-2025 刺龙牙根腐病诊断及防治技术规程.docxVIP

DB21T 4198-2025 刺龙牙根腐病诊断及防治技术规程.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ICS65.020.20

CCSB15

DB21

辽 宁 省 地 方 标 准

DB21/T4198—2025

刺龙牙根腐病诊断及防治技术规程

TechnicalregulationfordiagnosisandcontrolofAraliaelatarootrotdisease

2025-10-30发布 2025-11-30实施

辽宁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21/T4198—2025

DB21/T4198—2025

I

I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辽宁省林业和草原局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辽宁省经济林研究所、辽宁省森林经营研究所。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郑泽洋、刘振盼、刘娟娟、孙俊、李玉莹、苏蕾、王克瀚、刘广平、卢立媛、张慧东、金鑫、高鹤、付钰、林晓坤、王学东、温福欣、常婧、李森远、商成林、穆怡陶、任万福。

本文件发布实施后,任何单位和个人如有问题和意见建议,均可以通过来电和来函等方式进行反馈,我们将及时答复并认真处理,根据实际情况依法进行评估及复审。

归口管理部门通讯地址:辽宁省林业和草原局(辽宁省沈阳市和平区太原北街2号),联系电话:024

文件起草单位通讯地址:辽宁省经济林研究所(辽宁省大连市甘井子区中华西路31号),联系电话:0411

DB21/T4198—2025

DB21/T4198—2025

DB21/T4198—2025

DB21/T4198—2025

PAGE

PAGE1

PAGE

PAGE2

刺龙牙根腐病诊断及防治技术规程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刺龙牙根腐病诊断及防治技术的术语和定义、病害诊断、病原菌鉴定、病害防治等技术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辽宁地区刺龙牙根腐病诊断及防治。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8321.10农药合理使用准则(十)

GB20287农用微生物菌剂

NY/T496肥料合理使用准则通则NY/T1276农药安全使用规范准则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刺龙牙Araliaelata

别名:刺嫩芽,为五加科楤木属多年生落叶小乔木。

刺龙牙根腐病Araliaelatarootrotdisease

由尖孢镰刀菌FusariumoxysporumSchltdl.和恶疫霉菌Phytophthoracactorum(Leb.etCohn)Schroet引起刺龙牙根部腐烂的病害。

病害诊断

症状诊断

根据病害田间症状特点初步判断病害种类,诊断标准见附录A。

病原诊断

主要仪器

高压灭菌锅、恒温培养箱、超净工作台、光学显微镜、离心机、PCR仪、电泳仪、凝胶成像系统、涡旋振荡器、全温振荡培养箱、超低温冰箱等。

主要培养基及试剂

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PDA)、马铃薯葡萄糖液体培养基(PDB)、康乃馨叶片琼脂培养基(CLA)、大豆琼脂培养基(SA)、大豆汁培养基、无水乙醇、NaClO、真菌基因组DNA提取试剂盒、琼脂糖、50

×TAE电泳液、DNAmarker、2×EsTaqMasterMix等。

病原菌分离纯化

采用组织分离法进行病原菌分离。选取感病植株的根组织,洗净晾干。从病健交界处切取5mm×5

mm小块,放入75%乙醇中浸泡30s,再置于3%NaClO中浸泡2min,后以无菌水清洗3次,在无菌滤纸上吸干残余水分后转入培养基中培养,待培养物产生孢子后进行单孢分离,获得纯培养物。

病原菌培养及孢子形态观察

将分离纯化后得到的病原菌转接于PDA或SA培养基中,25℃下黑暗培养7d,观察菌落形态及颜色。将病原菌转接于CLA或SA培养基中,25℃下黑暗培养10d-20d,观察分生孢子、厚垣孢子、孢子囊、卵孢子大小及形态。

柯赫氏法则验证病原

尖孢镰刀菌和恶疫霉菌接于PDA或SA培养基上生长7d后,挑取边缘菌丝块至PDB或大豆汁液体培养基中,25℃、160rpm/min振荡培养5d-7d,用血球计数板调整孢子液浓度为1×107个/mL;取

50mL孢子液灌根于刺龙牙植株根部,以PDB或大豆汁液体培养基为对照,温室培养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