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文化概论第四讲.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四讲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

一文艺复兴兴起的原因

(一)名称由来及其分期:Renaissance,本意是复兴、再生。意大利画家瓦萨利(1511-1574)《意大利艺苑名人传》;19世纪末,法国史学家密什莱(1798-1874)《法兰西史》人文主义的含义古罗马的西塞罗humanitas,文法、修辞、逻辑、算术、几何、天文、音乐这七门“自由人的学科”,15世纪末,studiahumanitatis,英文为humanities文法、修辞、历史、文学和道德哲学等与古典学问有关的学科为“人文学科”1808年,德国教育家F.J.尼特哈麦humanismus1859年,乔治·伏伊格特《古代经典的复活》首先将人文主义应用于文艺复兴1860年,布克哈特《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人文主义是与古典文化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是一种与中世纪宗教思想相对立的世俗主义思想,是在复兴古典文化基础之上所形成的新兴资产阶级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其核心是强调希腊罗马古典著作中人的价值和人的尊严,提倡个性解放与自由,反对以神为中心的封建神学体系。(二)原因1.意大利古典文化的传统:古典建筑遗迹、图书、罗马法的复兴。恩格斯《自然辩证法导言》:拜占庭灭亡时抢救出来的手抄本,罗马废墟中发发掘出来的古代雕像,在惊讶的西方面前展现了一个新世界——希腊的古代;在它的光辉的形象面前,中世纪的幽灵消逝了;意大利出现了前所未有的艺术繁荣,这种艺术繁荣好像是古典时代的返照,以后就再也不曾达到了。2.新型城市兴起与资产阶级的形成。3.大学的兴起与扩充,扩大了受教面,提高了西欧社会的文化素质。。universitas,拉丁文。原意是指有组织的社团或行会。11世纪末意大利的博洛尼亚产生了欧洲第一所大学。4.中国的四大发明。二文艺复兴时期的巨人及其成就(一)文学1.但丁、彼特拉克和薄伽丘:但丁(1265-1321)抒情诗集《新生》、《论俗语》、《论世界帝国》、《神曲》彼特拉克(1304-1374)史诗《阿非利加》、颂歌《意大利颂》、《歌集》薄伽丘(1313-1375)《十日谈》2.拉伯雷(1494-1553)《巨人传》3.塞万提斯(1547-1616)《堂·吉诃德》4.莎士比亚(1564——1616)37部戏剧、150余首十四行诗,2首长诗文学主题:对封建教会的腐败虚伪的抨击;崇尚赞美古典文化中的民主自由的精神;树立人文主义的理想人格(三)艺术三杰达芬奇(1452-1519)《最后的晚餐》《蒙娜丽莎》米开朗琪罗(1475-1564)《大卫》《摩西》《创世纪》《最后的审判》拉斐尔(1483-1520)《草地上的圣母》《花园中的圣母》《拿金莺的圣母》《西斯廷圣母》《雅典学派》(四)哲学与政治学1、经验主义哲学弗朗西斯·培根2、政治学马基雅维里(1469-1527)康帕内拉(1568-1639)莫尔(1478-1535)波丹(1530-1596)三文艺复兴运动的思想价值1.提倡以人为中心,反对以神为中心。用人权反对神权2.反对宗教禁欲主义,强调人有权享受和追求现世的幸福。3.反对封建压迫和世袭等级贵贱观念,宣扬人的个性解放和自由平等。4.反对教会蒙昧主义,崇尚理性知识价值。四宗教改革运动(一)背景1.封建危机和资本主义萌芽2.民族国家兴起与教皇权威的衰落3.异端运动与神秘主义思潮4.经院哲学衰落与世俗文化的发展(二)宗教改革运动本质:封建教会和新兴资产阶级的矛盾在宗教领域中的反映,这场改革产生了脱离罗马教廷的三大新教。1.三大教派改革德国:马丁·路德1517年《关于赎罪券效能的辩论》1520年《致德意志基督教贵族公开书》《论教会的巴比伦之囚》《论基督教的自由》1529年路德派诞生。1555年《奥格斯堡和约》签订,确定教随国定。因信称义:基督徒不必依靠教会及其繁琐的礼仪,而通过对上帝的虔诚信仰便可得到灵魂的拯救,“只有信仰,并且有效地运用圣经,才能得救”。意义:在人的内心世界中发现了宗教,使人获得了精神上的自由。打破了神圣与世俗的对立,在平凡的日常生活中发掘崇高的神性。法国:约翰·加尔文:1535年《基督教原理》预定论上帝是万能的造物主,掌握着世人的生死荣辱,对世上的每个人都作了永恒的判决“我们把上帝的永恒判决称之为预定,上帝根据这一判决,决定每一个人应该变成怎样。因为我们不是在同一状况下被创造出来的,有些人注定得到永生,另一些人却要永远罚入地狱。”一个人的成败与是否得救,不在于忏悔善功与圣事礼仪,而是由上帝预定的,这就否定了罗马教皇与神职人员的作用与

文档评论(0)

192****942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